问答题

有人说小学生的理想改变了,以前是想当科学家,现在是追星,你是校教导主任,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如果我是教导主任,我会这么做: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小学生追星调查”电子问卷,详细了解小学生心中所想。比如崇拜的对象是明星还是科学家,平日里如何追星,喜欢明星的哪些特点,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 其次,根据信息反馈的情况开展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做好相关引导,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目标和方向。 通过召开一次专题的座谈会,邀请一线教师、家长代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校领导根据所调查的具体情况共同探讨学生追星的根源,明确当前是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引导方式机械、思想培养不足等问题。在充分讨论、明确重点后,落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责任。 最后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开展“我最喜欢的明星”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素材的收集,自我演讲的方式,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他们崇拜对象的优缺点,借此机会引导学生不要盲目追星。在演讲活动开展之际,也可以借用明星通过刻苦好学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来教导学生不能仅仅只看到明星光鲜靓丽的外表,最重要的是学习明星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以此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和人生观。 二是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比如观看“大国工匠”、“开学第一课”等类似纪录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到中国的近代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开展正能量人物进校园的宣传活动,通过团委和教育局牵线,让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走进校园,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中不仅有影视明星还有科技之星、技术之星等。 三是通过日常班会等方式加强后续引导,比如每月组织“小小科学家”的评比活动,引导小学生开动脑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知识,或者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做出的一些小发明等,通过发放小红花的形式鼓励小学生爱知求知,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宽广胸怀。 最后,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积极和家长沟通,同向发力。号召家长平日加强与孩子交流沟通,真正的了解孩子追星的心理想法,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追星的利与弊,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预防孩子有痴迷的追星行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点评:此题是一道简单的组织管理类题目,按照我们常规思路解答即可。先调研,摸清楚小学生理想转变的基本情况;其次采用座谈会,邀请多方主体共同探讨,提出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明确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再者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考虑到结合自身身份,既可以开展校级层面的宣传活动,譬如拍摄纪录片、动画片;也可开展班级层面的小宣传,譬如主题班会、交流活动;最后,结合家庭的责任,双管齐下,多方合力,最终能够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宣传的对象是小学生,在方式和内容都应结合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