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地开通了“网上信访”系统,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网上投诉或建议、结果查询、信息公开、满意度评价。但现实中上访民众很少上网上信访大厅,依然选择传统的上访形式,假如你是信访局负责网上信访工作的工作人员,你将怎么办?
【参考答案】
当地积极推行“网上信访”系统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对政府工作所做出的有力创新与尝试,,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更好的服务于民。针对题干中群众仍然选择传统的上访方式,我会这么去解决:
首先,我会做好充足的调研工作。一方面,我会充分学习了解“网上信访”系统的相关功能、性能、操作流程,明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优势、不足以及有何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我会深入走访群众,到业务窗口、大厅,以发放问卷或者现场采访的形式,询问群众仍然选择传统的上访方式的原因、对平台使用的感受,有何不满以及改进的建议,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具体处理:
针对群众不知道有“网上信访”系统,那么我要提高“网上信访”的知晓度。在政府信访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并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的方式,定期推送“网上信访”的相关信息。在办事窗口处、大厅内张贴“网上信访”的宣传海报和发放宣传图册,对于“网上信访”快捷、方便、省时省力的优势进行全方位推广,比如随时随地运用网络提交问题,信访内容会直接发给信访相关部门处理,处理结果会通过线上一对一反馈,不需多跑。引导群众优先选择“网上信访”系统。
针对群众不会使用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比如之前的系统页面设置复杂不易操作,我会联系后台人员将页面引导设置简单化,注册程序简化成只用身份证或者手机号注册登录。问题反馈可以一键上传相关材料。定期进社区广场举办信访系统知识学习活动,请业务骨干现场讲解、示范平台使用方法,例如信访内容语音输入、信访材料扫描上传、在线答疑咨询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也可以让群众亲身实践平台的操作流程。
针对群众在使用过程中认为网上反映情况可能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回复人工智能通过对问题关键词的提取给出的机械性答复等问题,我会告知群众平台咨询渠道畅通,在平台的留言反馈,三个工作日之内有专职工作人员将问题记录处理,相应的结果或目前处理阶段也会及时进行告知。还可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打消群众疑虑。
最后,我会针对群众在使用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踪回访并对接技术人员及时调整平台,同时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持续引导群众在平台进行信访活动,让这个便捷、方便的服务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
点评:本题为常规类的组织管理类题目,考生正常应对即可, “互联网+”模式的衍生题也是比较常见的,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切实结合生活实际,以网上信访系统为大背景,结合实际过程中信访推广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问题的解决。考生也可举一反三的想到以后在政府网络系统或互联网+政务推广过程常见问题可总结为不知道—不会用---不相信/没效果等思路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