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你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来传导?为什么?
【参考答案】
首先,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来看,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还缺少必要的条件,通过股票价格传导的作用不够理想,汇率渠道不够畅通。
(1) 我国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传导还缺乏必要的条件。
如上所述,利率渠道发挥作用至少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有一个比较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能为经济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第二,利率必须是由市场决定的,即由货币或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第三,信息必须是完全的,并且是对称的;第四,投资和消费都必须具有较大的利率弹性;第五,金融市场必须是完全竞争的,货币与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银行贷款与其他各种资金来源之间必须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很显然,这些条件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未必完全具备,在我国就更是如此了。首先,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占比最大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依然受到中央银行比较严格的管制,利率的变动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其次,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投资对利率基本上无弹性。最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规模不大,金融产品比较单一。因此,对资金盈余者而言,资产选择的余地有限。对于资金短缺者而言,银行贷款依然是主要的、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
(2) 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股票价格传导的作用不够理想
首先,根据托宾的q理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提高股票价格,从而使q值上升。当q值大于一时,企业将发行股票,并用以购买新投资品,从而使一国的投资和产出增加。但是,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规模较小的条件下,即使股票价格上升,从而q值大于1,企业实际上也未必能通过发行股票来扩大投资。其次,根据莫迪利安尼的财富效应理论和流动性效应理论,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股票的价格而影响人们的毕生资财或流动性,从而影响他们的消费支出。但是,从我国现实来看,真正从事股票投资,股票的价格影响其毕生资财或流动性,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的,可能只是少数人。因此,货币政策即使能有效地影响股票的价格,也未必能有效地影响社会大众的整体消费水平。这就说明,无论是托宾的q理论,莫迪利安尼的财富效应理论,还是流动性效应理论,似乎都不能充分地解释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汇率渠道不够畅通
一般地说,货币政策之所以能通过汇率渠道来传导,是因为货币政策将通过影响利率而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从而影响汇率,而汇率的变动又将影响一国商品的进出口,从而影Ⅱ向一国的净出口和国内产出。显然,汇率渠道发挥作用的条件有三个:第一,利率与汇率都完全由市场决定,因此,利率与汇率有着必然的联动性;第二,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第三,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然而,至少就目前而言,我国人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而人民币汇率事实上是一种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汇率渠道显然还不够畅通。
其次,从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来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还不大,货币政策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来传导,恐怕还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相比之下,银行贷款渠道可能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首先,我国现阶段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有限。而在间接融资中,充当金融中介机构的依然主要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企业资金来源的8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而如从企业对资金的实际需求来看,银行贷款实际上还远不能满足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最近几年来,个人消费信贷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纷纷成为各大银行竞争的对象。这就说明,银行贷款是我国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和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从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这种资金来源可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次,在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储蓄仍以银行存款作为主要的选择。而对于银行来说,包括居民储蓄存款在内的各类存款在银行负债中也占有80%以上的比重。在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情况下,银行贷款的能力与意愿无疑将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有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从而达到其宏观调控的目的。
再次,从信贷市场的结构来看,我国目前的信贷市场具有显著的国家所有制的垄断性。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制形式有国有独资形式和股份制形式等多种形式,但如果将国家直接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计算在内,则80%以上的股权归国家所有,90%以上的银行市场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由国家直接控股的商业银行所占据。信贷市场的这种高度垄断性进一步加大了银行贷款渠道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之主渠道的有效性。
所以,至少在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传导将是比较现实的。当然,我们强调货币政策通过信用渠道传导,并不意味着利率渠道、汇率渠道等传统的渠道不再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货币政策通过信用渠道传导还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这些传统渠道的配合和协调。尤其是信用传导必须以利率渠道的畅通为条件。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途径。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渠道来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