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哪几种理论用于说明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你同意这些理论吗?
【参考答案】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对消费支出产生影响是既明显而又复杂的。综合各种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政策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支出,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率效应,二是财富效应,三是流动性效应。
(1) 利率效应论主要由早期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利率的高低决定了资金成本的高低。因此,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使消费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产出也增加。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使利率上升,资金成本提高,消费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支出)减少,从而使产出也减少。从演绎推理来说,这种分析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后来的一些实证分析却发现,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利率效应似乎并不明显。所以,在分析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时,流动性效应论得到了较多的支持。
(2) 财富效应主要由莫迪利安尼提出。莫迪利安尼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在西方经济学界,他以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著称。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要取决于其一生的财富,而他所谓的财富包括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和金融财富。其中,金融财富的主要形式是普通股票。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股票的价格,就会导致经济主体财富的增加或减少。于是,他们将增加或减少意愿的支出,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
(3) 流动性效应论认为,货币政策将对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将通过流动性效应而影响耐用消费品和住宅的需求。这种理论的主要依据在于,相对于股票等金融资产而言,耐用消费品和住宅的流动性是很低的。如果货币政策使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产生影响,则人们对自己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的估计也会产生影响。例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使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下降,从而使消费者的金融财富减少。于是,他的财务状况变得恶化,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减少对耐用消费品和住宅的购买。相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上升,从而使消费者的金融财富增多,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增加对耐用消费品和住宅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