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对于中考各项加分政策落实不好,调查民意发现只有6%的人支持,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作为由地市或县区具体组织实施的中考加分政策,当前的支持率只有6%,令人汗颜,这折射出加分政策在实施运转的过程中存有诸多不足。 在教育机会较为稀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时代,设立中考加分政策确实发挥了正向积极作用,照顾了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保证人人都能平等享有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推动教育公平。 然而,现在这项加分政策却让大多数人质疑。一方面,加分项目混乱不堪。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加分、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降分录取,加分政策似乎成为部门完成硬性任务指标的箩筐,教育逐渐失去独立性。如此一来,拥有较多优势的阶层子女享有鼓励加分,阻塞了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加剧教育不公平。 另一方面,审核过程缺乏监管。为了享受加分优惠,一些家长剑走偏锋,利用政策空子,给子女改户口、买证书、增特长,变相享受加分。而加分项目的审核涉及教体、公安、卫计、民宗等多部门,由于缺乏信息共享,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监管部门很难从源头对考生的加分资格进行全方位审核。此外,民众权利意识淡薄,不积极行使监督权利,间接纵容了加分乱象。 时过境迁,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加分是大势所趋,现如今有必要将中考加分政策重新放在教育公平的天秤上称一称成色。 第一,加分政策减肥瘦身。保留政策性加分,对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子女等优抚对象以及港澳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加分保持不变。逐步清理鼓励性加分,对符合规定的加分项目通过专家论证、民众听证共同商讨,杜绝行政部门拍板决定。 第二,加强加分过程监管。引入第三方专业评定机构,加大政策性加分审查力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在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进行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对违规操作进行责任追究。畅通民意诉求渠道,鼓励民众和媒体积极行使监督权利,让“花式”加分无处遁逃。 第三,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医治加分乱象的根本之策是要开展中考招生制度改革,通过推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落实自主招生政策等途径,全方位评价学生能力素质,彻底铲除加分政策生存的土壤,变“单纯育分”为“全面育人”,更好巩固招生制度改革成果。 点评:本题按照“危害——原因——对策”的思路对中考加分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原因方面论及“加分项目混乱”“审核缺乏监管”两个层次,按照原因、对策一一对应的原则,在对策层面谈及到了“加分政策减肥瘦身”、“加强加分过程监管”、“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政策性加分还是鼓励性加分,只要是与分数挂钩,都是人们趋之若鹜和极力追求的,这恰恰折射出“唯分数论”的教育现实,因此,整治加分乱象的根本之策还是要推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让分数不再“一言堂”,这是答题的亮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