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给定资料:
“我们会有更多就业机会吗?”对这个网友关心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意味着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对此,网民发帖表示,十九大发出的就业“动员令”,让人充满了干劲,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许多网友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写下了自己对就业的“小要求”。
“我和女友都是大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找到一个养殖的好项目,不仅可以促进种植业、渔业以及旅游业发展,还可以带动村民致富,解决就业等问题。”一位网友留言说,“我们大学生需要一条绿色通道,让我们快速地办理相关证件。我们坚持返乡创业,不管再大的困难,相信都会迎刃而解。”
“我学习的专业是植物保护,大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现阶段农业方面的不足,我希望自己能带领家乡的农民致富。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品质和安全越来越重视,所以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趋势。我渴望拥有一份事业,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网友留言写到。
“年轻人有知识、有冲劲、有干劲,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我们需要政府引导,提供创业就业帮助。希望有关部门、机构能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让我们更好、更快、更有活力地走上建设大美青海,建设大美海西的道路上。”一名西部的网友留言说。
一名武汉的网友表示,因为从小生活在贵州道真县,所以对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心情,自己非常愿意建设家乡。因此,希望县里能够设立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
一位身患残疾的出租车司机表示,自己愿意拿出收入的一部分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让大家自力更生,增加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机会,同时希望按比例增加更多的残疾人出租车司机。
“我经营着一家有着22年历史的小微企业,规模虽然很小,但产品很受欢迎,同时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积极调整转型,寻求更大的发展。作为小微企业,我们创业时很艰难,希望政府在为大企业做好服务的同时,能够为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下去。”一位沈阳的网友留言说。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目前农村要把产品卖出去、把工业产品买进来依然很不便利。农村快递不发达,很多农村人购买商品非常不方便。目前好多电商都有相关的合作方式,比如线下超市、农村淘宝,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好多地方也都有成功的经验。”网友留言说,希望地方政府建立农村淘宝平台,帮助回乡的年轻人,给他们更好的就业机会。
“给定资料”提到了网民们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的就业“动员令”的看法。请你以某地人社局工作人员的身份,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写一份汇报提纲。
要求:
(1)全面准确,语言简明;
(2)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布以后,网民们对就业问题高度关注,通过整理网友发言,发现当前的就业存在以下现象:
大学生知识水平......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给定资料1:2008年,廖先生放弃了上海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回乡养火鸡。“我认准养鸡是条致富路,绝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认真调研后才下的决心。”廖先生说。目前,公司年销售额8300多万元,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销往欧美。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来,全省共扶持近9万名大学生创业,其中不少是返乡大学生创业。据浙江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人数有9.5万多人。福建省宁德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从2013年的600人增至2017年6月的2000多人,创业项目从500多个增至1800多个。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令很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明显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由于中国均衡化发展的红利正向这些新崛起的城市倾斜,就业地点多元化的选择已形成明显趋势。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汪某大学期间在深圳创立的一个小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个名为大疆的公司俨然成为一张中国高科技创新公司的名片。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张先生用了几年时间,成功改变了数百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他创立的“饿了么”,让食客们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快递小哥的送餐服务。麦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连续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翻了近一番。以2017年795万应届毕业生的总量计算,年创业大学生的数量超过20万。而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多数大学生创业并不是出于就业困难,超过90%的大学生是主动的机会型创业。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业行动计划》。目前,中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比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更活跃。其中,中国创业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占创业者总体比例的41.67%。给定资料2: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大学生求职指南》显示,201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与就业严峻形势一同上升的,还有就业专业不对口率。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结果,2017年有近四成毕业生选择了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市场用人需求的多元化,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中国铁建下属某公司负责运营工作的小陈,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目前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但入职之初她也感到茫然,“尤其是技术端口的工作,本科所学的基础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小陈看来,计算机虽然是技术性比较强的领域,但门槛不高,“科班基础在独立制作出的成品面前几乎不值一提”,因此她在就业时,感觉即使自己是专业出身,也不会太有优势。出现职业与专业不同的现象,是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可是有些毕业生却主动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因为他们觉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小郑就是如此。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小郑,本科专业是生物科学,他在学习和实习中感觉自己确实不适合从事本科所学专业,反而比较关注互联网和计算机行业的新闻动态,这也促使他将计算机行业写入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虽然起点比较低,但并不妨碍他“自学成才”。小郑认为,现在正是网站前端的爆发期,行业需求比较大。回忆三年来的工作,小郑深感平时所学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将这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是无穷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共享单车运维员、共享办公管家、信用管理师、量化交易员、时尚博主、家庭收纳师、食物造型师、陪跑师、基因检测师、无人机培训师……层出不穷的新职业一次次刷新了人们的想象。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是孕育这些新职业的沃土。由“新经济”催生的“新职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不断更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显示,就业岗位正从原来的360行向3600行迈进。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9%的受访者周围有从事新职业的人,58.7%的受访者在就业时愿意选择新职业,66.8%的受访者认为新职业出现的原因是“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无人”经济的发展,71.8%的受访者认为新职业的出现会更新就业观念,推动就业环境改变。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哪些新特点。要求:(1)内容全面,概括准确:(2)不超过200字。
未分类题
给定资料:城市竞争的本质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也开始发生转换,对外经济联系日益扩大与紧密,集聚与扩散的程度不断提高,逐渐朝着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在功能较大幅度调整之中,还没有真正调整到位。在调整中必然出现各类服务功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带来较大的摩擦与内耗。各类服务功能相互之间的整合,势必有一个过程。可以说,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实际发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城市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商贸、房地产等服务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总体上尚未达到足够充分的规模边界,特别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发展过程呈现严重的不平衡性,一些服务功能迅速增强,而另一些服务功能发展滞后,如社会服务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其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某些服务功能较薄弱,并严重制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商贸、旅游服务方面的功能相对强一些,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处于更高层级的金融、管理、技术服务功能仍相当薄弱,有的还只是刚刚萌芽。经过近年来城市的大发展,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娱乐文化设施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城市的软环境改善相对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有机整合。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经济活动仍以“非基本服务功能”为主,服务范围为城市实体地域,大多是用于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和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本市的生产企业运营需要,对外服务功能仍然较弱。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有相应的产业载体才能实现的。虽然这种产业载体是广义的,也包括制造业等,但最直接的是服务业。服务业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主要产业载体,其发展规模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较高的相关性。信息是服务功能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大量的信息集聚与扩散,服务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基础性依托之一,就是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从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区域的经济异质性较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的潜力相当大。但问题在于,各城市之间如何发挥组合优势,以避免出现服务功能同质性高而带来的职能层次下降,特别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带中更是如此。经验表明,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与充分发挥,往往是与城市带内部的分工、合作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形成的首要前提,是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而不是让各种资源在城市中沉淀下来。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影响劳动力流动、资金流动、产品与服务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要打破各种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垄断。“给定资料”中划线句子写道:“可以说,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实际发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请你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