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1)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幼儿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识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建构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种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2)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预热、探索、独立探索这几个环节。教师通过这几个环节逐步减少对幼儿的指导,最终放手,让幼儿独立发现、独立探索。
(3)支架式教学首先肯定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幼儿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础。
(4)同时,为了确保学习的有效性,教育者必须不断挑战新任务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帮助幼儿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这里,设置问题惰境,提出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冲突的任务,引导幼儿意识到问题的冲突,并提示解决问题的线索,便成为教育者有效的支架行为。
(5)问题在教师的提问下产生,冲突在教师的提问下明朗化,教师的提问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的几个问题像一个支架,把孩子的经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