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无人机具有自主驾驶功能,能够超视距飞行,应用越来越广泛,日益受到航空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的喜爱。但目前圈内无人机管理滞后,“黑飞”现象较多普遍,无人机高空坠落损坏公私财物,甚至伤人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请就政府如何有效管控无人机“黑飞”现象,说说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
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在灾区救助、地形勘测、交通监管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一些个人欠缺基本的飞行技巧、安全意识较差;企业缺少行业标准的规范,生产的无人机质量良莠不齐;政府部门职责不清、管理缺位,导致无人机黑飞现象频频发生,而要真正有效管控无人机黑飞现象,我认为必须多方发力、多措并举:
第一,完善无人机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建立无人机驾驶牌照制度,提高驾驶无人机准入门槛,同时做好驾驶员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飞行年限等备案;另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厘清责任部门,明确职能范围,成立专门无人机飞行管制部门,同时与民航部门、公安部门加强合作,确保管理到位。
第二,规范无人机行业生产。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从生产环节严抓无人机质量。生产企业要根据国家规范对无人机软件、安全性能、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评,出厂无人机要进行登记编号;工商部门要加强产品检测力度,实行动态监管,对于合格的产品发放合格证明,不合格产品回炉重造或者直接销毁。
第三,建立健全无人机管理法律法规。根据已有的民用航空法以及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结合现今无人机黑飞的典型案例,对相关处罚条例作出具体规定。细化法律条文和管理规定,加大对黑飞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第四,创新无人机管理方法。一方面提高无人机网络监管水平,明确合法飞行范围,在黑飞多发地区设置禁飞标志,在重要区域安装电子围栏、信号干扰器、监控视频和摄像头等;另一方面航空局、公安局等部门建立立体化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建立黑名单制度,坚决杜绝黑飞事件发生。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开设监督电话和邮箱,一旦在禁飞区域发现无人机,群众可通过拍摄小视频、照片等方式进行有奖举报。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引导。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用微电影、微视频、VR效果等形式展现典型案例,形成警示效应,对正确安全驾驶无人机进行宣传教育;鼓励无人机爱好者社团及组织通过交流会、分享会等方式学习相关法规,传播安全驾驶知识。我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多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一定能够让无人机更安全、更迅猛的翱翔在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