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采取了一种叫“全封闭、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比如学生全天不能出校门,所有活动都在校内进行,只能在特定时间(星期六、星期日)出校活动、回家。学校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校外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升学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请用“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的规律分析上述做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上述案例中校方的做法出发点是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并不受校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但做法却违背了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是错误的。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拙。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能加快个体品德的发展速度,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示范和保证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和文往。而案例中的校方却严格控制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参与活动和文往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案例中的校方规定学生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出校活动或者回家,虽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校外的不良影响,却也阻绝了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形成最大合力,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