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庄子》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作用,却不知道无用的作用,知道无用的用处,才可以谈论有用。所以,看到一个人已知的,还要看到其未知的;看到一个人有用的,还要看到其无用的;看到一个人有能的,还要看到其未能的。总之,看发展,要看一个人发展的定位、方向与态势,进而去看这个人的思想能量和行动轨迹。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______。
A.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B.要用全面的眼光看人
C.要用动态的眼光看人
D.要用联系的眼光看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海啸、污染、艾滋病、种族仇杀、非法移民、恐怖主义、温室效应等都需要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不仅关注那些具有跨国属性的风险和灾害,也关注一些严重人道危机,比如饥荒与排雷。目前,联合国是全球治理行动的主要协调者,参与者既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也包括跨国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人类还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但共同灾难紧逼促成了政府间的开放式合作乃至“人类共同社区”的加速形成。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_。
A.共同灾难促成人类合作治理机制
B.人类迫切需求构建一个世界政府
C.全球灾难治理需要各国协调合作
D.全球灾难治理指向严重人道危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通过城市化,人类能够实现高度社会化和组织化,增强交流和交换,进而使内心得到某种满足。但这只是满足了人类内心多种需求中的一种。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是,这种社会化的需求膨胀得太厉害,严重遮蔽和压抑了其他的需求,比如人与自然和睦共存的需求、人与其他生命和平相处的需求、人与宇宙生命的逻辑和谐一致的需求等等。片面地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必定导致生命状态的倾斜和残缺。当前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生态不平衡、文化生态不平衡,可能都是由人类自身精神生态的倾斜和残缺造成的。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
A.人的需求膨胀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的发展下去
B.城市化能增进人类交流与交换,满足内心的基本要求
C.世间的不和谐源于人心不满足,人类需求应有所克制
D.生命、自然、文化之间需平衡,人类的精神不能倾斜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江西景德镇、云南昆明、山东济南、四川自贡...
下列词语中所反映的植物繁殖过程中,包含了...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体内缺少,可...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展示的“清...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