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财政包干”体制形成地方经济割据,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中央与省之间完全的分税制比北洋政府实行的地方税附...
【判断题】 西周时期的财政收入“彻”已经具有税的性质。
【判断题】 “两个比重”是指的中央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支出在全国财政收支中的比重。
【判断题】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中央收入占大头。
【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完全地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债务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投资,具有生产性特征。
【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科技教育文化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
【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裁厘改统”是历史的倒退。
【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仿效西方国家建立的会计、审计、行政、国库四综连横的财...
【判断题】 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起,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才出现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判断题】 民国时期的财税既有承袭晚清财政改革的一面,又有其在独特的历史条件...
【判断题】 晚清的子口税和复进口税有利于洋商,而不利于华商。
【判断题】 清朝后期的外债在用途上具有经济性。
【判断题】 清朝晚期内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外债,在国家财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判断题】 厘金是清后期仅对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征收的一种商品通过税,又称为行厘。
【判断题】 从总体上看,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对全国的财源进行统一管理。
【判断题】 就预算意义上来说,第一次编成近代形式的预算,是编制的清末宣统三年...
【判断题】 唐朝初期的义仓是负责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粮仓。
【判断题】 唐朝的常平仓是负责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粮仓。
【判断题】 农业税征课以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劳役税通过摊丁入亩改革彻底完成。
【判断题】 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政府与居民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判断题】 秦汉时期财政收入的支柱是来自于对土地上的劳动者征收的人头税和徭役。
【判断题】 秦汉时期财政收入的支柱是来自于土地的农业租税。
【判断题】 财政史是理论财政学的一个学科。
【判断题】 均田制有助于稳定农民农业生产生活,有利于国家赋税,巩固政权稳定。
【判断题】 均田制从根本上触动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
【判断题】 明清海禁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判断题】 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税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判断题】 北宋时期,有土地有资产的主户都是纳税户。
【判断题】 明朝初期的赋税征解,主要实行的是官收官解制度。
【判断题】 一条鞭法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判断题】 清朝初期,沿袭的是明代的一条鞭法,只征收地税,没有丁税。
【判断题】 清初“田少而丁重,弃产而丁银未除”的现象反映了税负不公平的现象。
【判断题】 摊丁入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
【判断题】 摊丁入地后,真正实现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判断题】 摊丁入地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使财政收入有了弹性。
【判断题】 唐代的审计,称为“勾覆”,主管勾覆的机构隶属于户部。
【判断题】 国家财政就是公共财政。
【判断题】 “财政”一词在中国出现是在晚清时期。
【多项选择题】 1994年分税制改革,有利于()。
【多项选择题】 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统”后,其影响有()。
【多项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历代政府征收的农业税有三害,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职役的表述,正确的有()。
【单项选择题】 下列税制中,包含了劳役税的有()。
【单项选择题】 北宋时期的纳税户主要是()。
【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土地私有制的有()。
【多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原因有()。
【多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除了北宋时期外,工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较小,其原...
【多项选择题】 关于小农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
【单项选择题】 战国时期,赋税负担相对加重,为政府征税提供支撑的是()。
【多项选择题】 封建社会时期,农民是()。
【多项选择题】 土地兼并导致()。
【多项选择题】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其作用是()。
【多项选择题】 农业赋役制度由对人课税为主转向对土地课税的制度改革包括()。
【单项选择题】 两汉时期的徭役制度包为()。
【多项选择题】 两汉时期的人头税体系包括()。
【多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具有土地国有制性质的是()。
【多项选择题】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性来源是()。
【多项选择题】 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中国古代财政收入的形式有()。
【多项选择题】 1942-1945年,为了集中财力支持抗战,国民政府实行二级财政...
【多项选择题】 1935-1942年,国民政府实行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它们是()。
【多项选择题】 1928-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二级,它们是()。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1937之前的公债,表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题】 抗战期间,为了满足军民抗战对粮食的需要,对农业采取“三征”政策,...
【多项选择题】 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表现是()。
【多项选择题】 中国农业税历史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有()。
【多项选择题】 晚清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后果有()。
【多项选择题】 关于厘金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题】 关于晚清公债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题】 国民政府初建时期,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财税改革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国民政府1931年创办的统税()。
【多项选择题】 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税包括的税种有()。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时期分税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题】 抗战期间征收的货物税()。
【多项选择题】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新三税”是指()。
【多项选择题】 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改革()。
【多项选择题】 1935年的法币改革规定,具有法币发行权的银行有()。
【多项选择题】 1935年的法币改革()。
【多项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初的“利改税”改革()。
【多项选择题】 1994年始实施的分税制,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它们是()。
【多项选择题】 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有()。
【多项选择题】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相比()。
【单项选择题】 我国“一五”期间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多项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的财政包干体制,有利于()。
【单项选择题】 1994年税制改革时实行的增值税是()。
【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财政史上,中央与地方实行以分税制为载体的分级分权的财政管理...
【单项选择题】 县财政作为独立一级财政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
【单项选择题】 为了弥补裁厘造成的财政收入损失,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开征了()。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厘金弊端的有()。
【单项选择题】 晚清政府的外债在经济上具有()。
【单项选择题】 1911年,清政府为了应付时局而发行的公债是()。
【单项选择题】 厘金制度被废止是在()。
【单项选择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财政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管理国家财政的机构,秦时称为()。
【单项选择题】 “上计”制度萌芽于()。
【单项选择题】 中国清初之前农业税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摊丁入亩实施后()。
【单项选择题】 一条鞭法在赋役制度上,实行()。
微信扫一扫免费使用
拍照搜题、语音搜题、文字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