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不定项选择
一节美术课上,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的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说明( )。
A.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过程
B.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
C.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过程
D.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不定项选择
在20世纪的饥饿年代,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采摘还未成熟的青豆荚,他个子最矮也最卖力。孩子天生好馋,何况又是饥饿年代。劳动过程中,全班同学几乎都私下偷偷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唯有他,咽回去一次又一次溢出的涎水.任凭饥肠辘辘.任凭胃壁痉挛,始终不曾让自己吞下一枚豆子。放学时,老师逐一盘诘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胆怯怯地默认了.唯有他挺胸、抬头、干脆爽朗答道:“没有,一颗都没有。”老师死死地盯着他,再次厉声责问,他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去。“一点不老实,小小年纪就撒谎。”他被牵着耳朵推搡,其他同学回家了。唯有他被留下了,流着泪……材料中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A.作为老师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对待学生要有亲和力,对未成年人态度过于严厉,会产生冤案
B.作为老师要信任学生,信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对未成年人来说。缺乏信任的严厉追问,学生即使说实话。也会底气不足
C.作为老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工作要做细致,要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臆断,自以为是
D.作为老师要懂得诚实的语言需要有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有善良的心来领会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教育史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我国...
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正...
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应优先发...
班级管理的自主参与原则要求班级管理者把教...
班主任教师的领导方式中,最佳的领导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