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论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要满足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受到信息系统覆盖的地理空间范围、资金和其他资源约束。既要满足当前信息系统的需要,又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即网络规划方案不仅要有实用性,而且还要有扩展性。
请围绕“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规划”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深入论述你参与设计的信息系统网络规划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是如何满足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并且具有实用性和扩展性
3.简要叙述你参与的信息系统的网络规划方案中,除了实用性和扩展性外,方案中还有哪些特性需要考虑

【参考答案】

1.简要介绍你所参与分析和开发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基本情况,并说明在该工程项目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实现电......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1.介绍你参考管理过的网络工程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在项目中所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 2.美国质量管理协会把质量定义为:“过程、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征”。项目质量可分为两个主要成分: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项目质量管理不仅要对该项目本身的交付物进行质量管理而且还要针对项目过程进行管理。 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在约定的时间和范围、预算的成本及要求的质量下,达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为确保项目能够满足所要执行的需求的过程,包括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确定质量策略、目标和责任,并在质量体系中凭借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措施,决定了对质量政策的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完成及对质量责任的履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执行组织关于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的所有活动,使得项目可以满足其需求。它通过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和过程,以及连续的过程改进活动实施来实现质量管理系统。 3.网络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质量计划编制包括识别与该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及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首先由识别相关的质量标准开始,通过参照或者依据实施项目组织的质量策略、项目的范围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作为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识别出项目相关的所有质量标准而达到或者超过项目的客户,以及其他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和要求。 ②质量保证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的项目生命期的管理职能,包括所有的有计划地、系统地为保证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而建立的活动。质量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向项目管理组和执行机构的管理层提供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向客户或不参与项目工作的人员提供质量保证)。 ③质量控制(QC)就是项目管理组的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果,判断他们是否符合有关的项目质量标准,并确定消除产生不良结果原因的途径。也就是说进行质量控制是确保项目质量得以完满实现的过程。质量控制应贯穿于项目执行的全过程。 以上各个管理过程的输入、方法 工具 技术和主要输出见表3-18。 表3-18 项目质量管理简明表 管理过程 输入 方法 工具技术 主要输出 质量计划编制 质量方针、范围说明、产品描述、标准和规则、其他过程的输出 收益 成本分析、检验基准法、流程图、实验分析设计、质量费用 质量管理计划、操作定义、检查表、其他过程的输入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操作定义 质量计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质量审计 质量提高 质量控制 工作结果、质量管理计划、操作定义、检查表 检查、控制图、帕累托(Pareto)图、统计抽样、流程图、趋势分析 质量提高、验收通过、返工完成的检查表、过程调整 4.项目管理团队需要考虑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为了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进行的全部工作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一致成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做的所有工作)和不一致成本(由于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全部工作)。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3种: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其中,预防成本是为了使项目结果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而在项目结果产生之前采取的一些活动产生的成本;评估成本是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项目的结果是否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进行测试活动产生的成本;故障成本是在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产生的成本,它又可分解为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预防成本和评估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项目管理团队应该意识到项目决策能影响质量运作成本,在产品返工、保证的赔偿和产品召回时都会发生质量运作成本。反之,质量成本的估算也是指导项目决策的重要信息。然而,重要的是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明确:项目的暂时性特征使得在产品质量上提高投资,尤其是预防缺陷和评审的成本,要依赖于实施项目的组织来提供,这是因为该投资效果可能在项目结束以后才能得以体现。 5.提升网络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项目质量目标。 (2)建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范。 (3)建立对质量(过程和产品)参数的度量体系。 (4)在项目中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测量 检查,将实际情况与目标和规范进行对比以发现质量问题,并对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监督和控制。 (5)对质量问题的出现次数和影响程度依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循环,坚持不懈地提升项目质量。
问答题
1.简要介绍所参与的采用P2P计算应用项目的基本情况,并说明在应用P2P技术的工程项目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P2P计算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P2P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维护。 ②节点的功能角色划分。 ③资源和服务如何标识,大量节点如何命名、组织。 ④资源和服务如何查找和定位。 ⑤P2P网络中节点的动态变化的处理,确定节点的加入 离开方式、出错恢复等问题。 ⑥P2P网络的安全性。 ⑦如何穿越NAT和防火墙进行Peer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 3.通过切身实践详细论述基于P2P计算的应用的优、缺点。 基于P2P计算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即时通信软件。例如,ICQ、QQ、YahooMessenger和MSNMessenger等。 ②文件数据共享软件。例如,Napster、BitTorrent和Gnutella等。 ③数据存储软件。例如,Farsite和OceanStore等。 ④数据搜索及查询软件。例如,Infrasearch和Pointera等。 ⑤协同计算软件。例如,Netbatch、Groove和SETI等。 ⑥流媒体直播软件。例如,PPLive、PPStream和Coolstreaming等。P2P系统具有负载均衡、自适应、自组织和容错力强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流媒体直播能解决传统集中式服务服务器负载过重等问题。 P2P计算应用的优点如下: ①每一个Peer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承担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两个角色。 ②Peer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可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减少网络的拥塞状况,使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 ③没有中央节点的集中控制,系统的伸缩性较强,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④为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更好的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基于P2P计算应用的缺点如下: ①P2P网络的分散性、自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造成系统管理复杂。 ②P2P的动态性造成了某些情况下访问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③P2P系统的匿名性等特点可能会带来系统的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