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论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要满足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受到信息系统覆盖的地理空间范围、资金和其他资源约束。既要满足当前信息系统的需要,又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即网络规划方案不仅要有实用性,而且还要有扩展性。
请围绕“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规划”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深入论述你参与设计的信息系统网络规划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是如何满足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并且具有实用性和扩展性
3.简要叙述你参与的信息系统的网络规划方案中,除了实用性和扩展性外,方案中还有哪些特性需要考虑

【参考答案】

1.简要介绍你所参与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你在其中担任了哪些主要的网络规划工作
2.说明该项目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1.简要介绍你所参与分析和开发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基本情况,并说明在该工程项目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是要保证商务活动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即应保证在基于Internet的电子交易转变的过程中与传统交易的方式一样安全可靠。从安全和信任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因此较容易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关系。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的,由于距离的限制,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销售者和消费者)都面临安全威胁。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有效性、真实性,即能对信息和实体进行鉴别。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因此,要对网络故障、操作错误、应用程序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及计算机病毒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保证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确定的地点的真实有效。 ②信息机密性,即保证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人或实体。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的,防止商业泄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看到数据,防止泄密事件。 ③数据完整性,即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授权访问修改和破坏。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信息重复或信息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不同。而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将影响到贸易各方的交易和经营策略,保持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因此,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在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顺序的统一。 ④信息可靠性、不可抵赖性和可控性。可靠性要求是指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拒绝。不可抵赖性要求是指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可控性要求是指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交易信息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以保证数据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不能抵赖:数据接收方在接收数据后也不能抵赖。一旦交易成功便不可撤销,在交易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否认其在该交易中的作用。为了进行业务交易,各方还必须能够对另一方的身份进行鉴别,一旦双方就某项交易签订合同后,这项交易就应受到保护以防止被篡改或伪造。 3.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对策。 (1)技术对策,即通过各种产品和技术来保证网络的安全。 ①使用网络安全检测设备。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找出安全隐患,提供堵住安全漏洞所必需的校正方案,监控各种变化情况,从而使用户可以找出经常发生问题的根源所在。 ②使用各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访问设备,如安全磁盘、智能卡等。 ③通过认证中心进行证书的认证和发放。 ④保护传输线路安全,传输线路应有露天保护措施或埋于地下,并要求远离各种辐射源,以减少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数据错误。 ⑤要有较强的防入侵措施,利用报警系统检测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对在规定次数内不正确的安全密码使用者,网络系统可以采取行动锁住该终端并报警。 ⑥加强数据加密的工作,网络中的数据加密方式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对端加密等方式。 ⑦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当一主体试图非法使用一个未经授权的资源时,访问控制机制将拒绝这一企图。 ⑧建立合理的鉴别机制,包括报文鉴别、数字签名和终端识别技术,以便查明某一个实体身份。 ⑨进行通信流的控制,使网络中的数据流量比较平衡,以防止破坏者通过分析网络中的某一路径的信息流量和流向来判断某事件的发生。 ⑩数据完整性的控制,包括数据是否来自正确的发送方而非假冒,数据接收的内容与发送时是否一致等。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用文字形式对各项安全要求所做的规定,企业在参与电子商务初期,就应当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于网络环境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员管理制度: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首先要从体制和管理上下功夫,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手段。 ②保密制度:建立完善的保密体系,提出相应的保密措施,加强对密钥的管理。 ③跟踪审计制度:跟踪是指企业建立网络交易系统日志机制,记录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审计包括对系统日志的检查、审核,以便及时发现故意入侵系统行为的记录和违反系统安全要求的记录等。 ④系统维护制度: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⑤病毒防范制度:要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要安装防病毒软件、不打开来自陌生地址的电子邮件、建立病毒清理制度等。 ⑥应急措施:在紧急事故发生时,利用各项应急措施来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继续运行或紧急恢复,如采用瞬时复制技术、远程磁盘镜像技术和数据库恢复技术等。
问答题
1.介绍你参考管理过的网络工程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在项目中所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 2.美国质量管理协会把质量定义为:“过程、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征”。项目质量可分为两个主要成分: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项目质量管理不仅要对该项目本身的交付物进行质量管理而且还要针对项目过程进行管理。 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在约定的时间和范围、预算的成本及要求的质量下,达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为确保项目能够满足所要执行的需求的过程,包括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确定质量策略、目标和责任,并在质量体系中凭借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措施,决定了对质量政策的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完成及对质量责任的履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执行组织关于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的所有活动,使得项目可以满足其需求。它通过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程序和过程,以及连续的过程改进活动实施来实现质量管理系统。 3.网络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质量计划编制包括识别与该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及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首先由识别相关的质量标准开始,通过参照或者依据实施项目组织的质量策略、项目的范围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作为质量计划编制的依据,识别出项目相关的所有质量标准而达到或者超过项目的客户,以及其他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和要求。 ②质量保证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的项目生命期的管理职能,包括所有的有计划地、系统地为保证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而建立的活动。质量保证可以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向项目管理组和执行机构的管理层提供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向客户或不参与项目工作的人员提供质量保证)。 ③质量控制(QC)就是项目管理组的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果,判断他们是否符合有关的项目质量标准,并确定消除产生不良结果原因的途径。也就是说进行质量控制是确保项目质量得以完满实现的过程。质量控制应贯穿于项目执行的全过程。 以上各个管理过程的输入、方法 工具 技术和主要输出见表3-18。 表3-18 项目质量管理简明表 管理过程 输入 方法 工具技术 主要输出 质量计划编制 质量方针、范围说明、产品描述、标准和规则、其他过程的输出 收益 成本分析、检验基准法、流程图、实验分析设计、质量费用 质量管理计划、操作定义、检查表、其他过程的输入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操作定义 质量计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质量审计 质量提高 质量控制 工作结果、质量管理计划、操作定义、检查表 检查、控制图、帕累托(Pareto)图、统计抽样、流程图、趋势分析 质量提高、验收通过、返工完成的检查表、过程调整 4.项目管理团队需要考虑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为了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进行的全部工作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一致成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做的所有工作)和不一致成本(由于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全部工作)。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3种: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其中,预防成本是为了使项目结果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而在项目结果产生之前采取的一些活动产生的成本;评估成本是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项目的结果是否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进行测试活动产生的成本;故障成本是在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产生的成本,它又可分解为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预防成本和评估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项目管理团队应该意识到项目决策能影响质量运作成本,在产品返工、保证的赔偿和产品召回时都会发生质量运作成本。反之,质量成本的估算也是指导项目决策的重要信息。然而,重要的是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明确:项目的暂时性特征使得在产品质量上提高投资,尤其是预防缺陷和评审的成本,要依赖于实施项目的组织来提供,这是因为该投资效果可能在项目结束以后才能得以体现。 5.提升网络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项目质量目标。 (2)建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范。 (3)建立对质量(过程和产品)参数的度量体系。 (4)在项目中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测量 检查,将实际情况与目标和规范进行对比以发现质量问题,并对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监督和控制。 (5)对质量问题的出现次数和影响程度依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循环,坚持不懈地提升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