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男性病人,65岁,15年前查体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达180/105mmHg。由于自认为长期服药可能有副作用,因此,只在感到心慌不适时才吃药,未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血压控制不理想。近5年经常感到头晕、头痛,睡眠差,半年来出现下肢水肿。1天来因左侧肢体乏力,步态不稳来院就诊。查体:P68次/分,BP180/80mmHg,神志清楚,颜面部检查(-),双肺(-),心脏向左扩大,心率整,心音增强,A2>P2,腹部软,双足背轻度可凹水肿,左上肢及左下肢肌力下降。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1.该病人血压数值偏离正常范围,表现为().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
D.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
E.舒张压升高、脉压加大
2.动脉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脏().
A.前负荷增大,
B.后负荷增大,
C.心肌收缩能力减弱,
D.前负荷减小,
E.后负荷减小
3.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
A.水钠潴留,
B.肾素-血管紧张系统失调,
C.高级中枢功能紊乱,
D.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E.胰岛素抵抗
4.病人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以至于心力衰竭,其机制错误的是().
A.长期后负荷加重,
B.心肌经常处于收缩加强状态而肥厚,
C.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D.长期前负荷加重,
E.心肌收缩力减弱
5.医生给病人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药物降压机制错误的叙述是().
A.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B.降低循环和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C.降低总体外周血管阻力,
D.促进尿钠排泄,
E.促进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A.该病人血压数值偏离正常范围,表现为().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
D.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
E.舒张压升高、脉压加大
2.动脉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脏().
A.前负荷增大,
B.后负荷增大,
C.心肌收缩能力减弱,
D.前负荷减小,
E.后负荷减小
3.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
A.水钠潴留,
B.肾素-血管紧张系统失调,
C.高级中枢功能紊乱,
D.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E.胰岛素抵抗
4.病人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以至于心力衰竭,其机制错误的是().
A.长期后负荷加重,
B.心肌经常处于收缩加强状态而肥厚,
C.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D.长期前负荷加重,
E.心肌收缩力减弱
5.医生给病人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药物降压机制错误的叙述是().
A.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B.降低循环和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C.降低总体外周血管阻力,
D.促进尿钠排泄,
E.促进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

CBCDE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男性患者,49岁,主因“眼睑水肿10年,恶心、纳差半年,加重一周”入院。10年来,患者常于晨起出现双侧眼睑水肿,未在意。半年来,出现恶心、纳差,自行服用胃药无效。一周前,出现水肿加重,伴有乏力、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600ml。既往诊断“慢性肾炎”10年。查体:BP150 100mmHg,消瘦,面色晦暗,口唇和甲床苍白,眼睑及颜面部水肿,双侧足踝部和胫前明显可凹性水肿,心、肺、腹未见异常。化验检查:血常规示Hb70g L;尿常规示尿蛋白(+++),尿RBC20个 高倍视野;肾功能检查示Ccr为8ml min,血BUN为21mmol L。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从生理学角度解释该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1.该病人患“慢性肾衰竭”,查体BP150 100mmHg,考虑高血压的产生主要与().A.营养不良有关,B.精神紧张有关,C.心脏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有关,D.贫血有关,E.消瘦有关2.查体见口唇和甲床苍白,血常规示Hb70g L,说明病人有贫血。“慢性肾衰竭”病人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铁摄入不足,B.抽血检查频繁等造成失血,C.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D.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E.体内叶酸、蛋白质缺乏3.病人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600ml(正常为1000-2000ml 日),其形成机制正确的是().A.肾血浆流量因血压增高而增大,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率降低,B.肾单位由于病变而极度减少,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使滤过率降低,C.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加,尿量减少,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4.尿常规示尿蛋白(+++),尿RBC20个 高倍视野。考虑尿液成分的改变与滤过膜的().A.面积增大有关,B.电学屏障作用增强有关,C.电学屏障作用和机械屏障作用减弱有关,D.机械屏障作用增强有关,E.有效滤过压增大有关5.以下护理诊断,正确的是().A.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有关,B.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管重吸收水过多有关,C.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D.体液过多:水肿,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重吸收增加有关,E.体液过多:水肿,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有关
A.该病人患“慢性肾衰竭”,查体BP150/100mmHg,考虑高血压的产生主要与().
A.营养不良有关,
B.精神紧张有关,
C.心脏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有关,
D.贫血有关,
E.消瘦有关
2.查体见口唇和甲床苍白,血常规示Hb70g/L,说明病人有贫血。“慢性肾衰竭”病人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铁摄入不足,
B.抽血检查频繁等造成失血,
C.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D.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E.体内叶酸、蛋白质缺乏
3.病人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600ml(正常为1000-2000ml/日),其形成机制正确的是().
A.肾血浆流量因血压增高而增大,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率降低,
B.肾单位由于病变而极度减少,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使滤过率降低,
C.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加,尿量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4.尿常规示尿蛋白(+++),尿RBC20个/高倍视野。考虑尿液成分的改变与滤过膜的().
A.面积增大有关,
B.电学屏障作用增强有关,
C.电学屏障作用和机械屏障作用减弱有关,
D.机械屏障作用增强有关,
E.有效滤过压增大有关
5.以下护理诊断,正确的是().
A.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有关,
B.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管重吸收水过多有关,
C.体液过多: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有关,
D.体液过多:水肿,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重吸收增加有关,
E.体液过多:水肿,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有关
未分类题
患儿,男,2岁,因“发热,咳嗽4天,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查体:T37.5℃,神志清,精神反应差,面色灰,呼吸急促,50-60次 分,呼吸节律齐,口周发绀,口唇青紫,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痰湿鸣音,心率160次 分,心音低钝,律齐。血气:PH7.32,PO243mmHg,PCO258mmHg。1.与低氧血症有关的临床指征,不包括().A.口唇青紫,B.心率160次 分,C.T37.5℃,D.PO243mmHg,E.呼吸50-60次 分2.患儿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吸气困难,是由于炎症导致().A.肺弹性阻力增大,肺顺应性减小,B.肺弹性阻力减少,肺顺应性减小,C.肺弹性阻力增大,肺顺应性增大,D.肺顺应性增大,E.肺弹性阻力减少3.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50g L时,出现紫绀,B.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C.严重缺氧的人不一定都出现紫绀,D.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可出现紫绀,E.酸中毒可出现紫绀4.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A.中枢化学感受器,B.外周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中枢,E.大脑皮层5.从气体交换的角度分析,呼吸频率加快并不一定能提高呼吸效率,其原因是().A.浅快呼吸的每分钟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每分钟通气量小,B.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小,C.浅快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小,D.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大,E.浅快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大
A.5℃,神志清,精神反应差,面色灰,呼吸急促,50-60次/分,呼吸节律齐,口周发绀,口唇青紫,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痰湿鸣音,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律齐。血气:PH7.32,PO243mmHg,PCO258mmHg。
1.与低氧血症有关的临床指征,不包括().
A.口唇青紫,
B.心率160次/分,
C.T37.5℃,
D.PO243mmHg,
E.呼吸50-60次/分
2.患儿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吸气困难,是由于炎症导致().
A.肺弹性阻力增大,肺顺应性减小,
B.肺弹性阻力减少,肺顺应性减小,
C.肺弹性阻力增大,肺顺应性增大,
D.肺顺应性增大,
E.肺弹性阻力减少
3.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50g/L时,出现紫绀,
B.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
C.严重缺氧的人不一定都出现紫绀,
D.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可出现紫绀,
E.酸中毒可出现紫绀
4.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
A.中枢化学感受器,
B.外周化学感受器,
C.延髓呼吸中枢,
D.脑桥呼吸中枢,
E.大脑皮层
5.从气体交换的角度分析,呼吸频率加快并不一定能提高呼吸效率,其原因是().
A.浅快呼吸的每分钟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每分钟通气量小,
B.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小,
C.浅快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小,
D.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大,
E.浅快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比深慢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