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工业企业。该公司2016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类部分账户年初、年未余额和本年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账户名称 年初余额 本年发生额 年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   500 400 200  
应收票据 300     300    
应收账款(总) 500   3000 2800 700  
——甲公司 600   2500 2200 900  
——乙公司   100 500 600   200
坏账准备   6   3   9
应收股利     10 10    
原材料 300   2000 2200 100  
制造费用     800 800    
生产成本 100   4000 3800 300  
库存商品 200   3800 3500 500  
固定资产 5000   400 1000 4400  
累计折旧   2000 800 200   1400
在建工程 1000   300   1300  
短期借款     200 250   50
长期借款   1000       1000
应付账款(总)   300 1300 1200   200
——丙公司   500 1200 1000   300
——丁公司 200   100 200 100  
应付职工薪酬   30 1160 1200   70
应交税费(总)   50 1300 1310   60
 ——应交增值税     850 850    
 ——未交增值税   30 180 200   50
 ——应交其他税金   25 289.3 275.3   11
(2)损益类部分账户本年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账户名称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主营业务收入   5000
主营业务成本 3500  
税金及附加 51  
销售费用 300  
管理费用 500  
财务费用 25  
投资收益   30
营业外支出 20  
所得税费用 198  
    (3)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及出售均为现金结算,且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不属于现金等价物。
    ②“制造费用”及“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发生额含工资及福利费1000万元、折旧费180万元,不含其他摊入的费用。
    ③“固定资产”科目借方发生额为现金购入的固定资产400万元;“在建工程”科目借方发生额含用现金支付的资本化利息费用30万元,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出包工程款270万元。
    ④应付职工薪酬均为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发生额含增值税进项税额340万元、已交税金310万元、转出未交增值税200万元,贷方发生额为销售商品发生的销项税额850万元;“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发生额为交纳的增值税180万元。
    ⑥“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含工资及福利费200万元、离退休人员费8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3万元、折旧费20万元、房产税和印花税30万元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其他费用467万元。
    ⑦“财务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含票据贴现利息5万元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其他利息。
    ⑧“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含出售股票获得的投资收益20万元以及收到的现金股利。
    ⑨“营业外支出”科目借方发生额为出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20万元(出售固定资产的原价1000万元、累计折旧800万元,支付的清理费用30万元,收到的价款210万元)。
    ⑩假定该公司未发生其他交易或事项。
    [要求]   填列该公司资产负债表所列示项目的年初数和年未数。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数 年末数 负债和股东权益 年初数 年末数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预收账款    
存货          
 

【参考答案】

填列该公司资产负债表所列示项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对前期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1)甲公司20×7年1月1日开始进行某项新技术的研发,截至20×7年12月31日,累计发生研究支出300万元,开发支出200万元。在编制20×7年度财务报表时,甲公司考虑到相关技术尚不成熟,能否带来经济利益尚不确定,将全部研究和开发费用均计入当期损益。20×8年12月31日,相关技术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管理层判断其未来能够带来远高于研发成本的经济利益流入,且甲公司有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支持其最终完成该项目。甲公司将本年发生的原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支出100万元全部转入“开发支出”项目,并对20×7年已费用化的研究和开发支出进行了追溯调整,相关会计处理如下(会计分录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下同):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管理费用 100 (2)20×7年7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增值税款170万元,并于当日取得乙公司转账支付的1170万元。销售合同中还约定:20×8年6月30日甲公司按1100万元的不含增值税价格回购该批商品,商品一直由甲公司保管,乙公司不承担商品实物灭失或损失的风险。在编制20×7年财务报表时,甲公司将上述交易作为一般的产品销售处理,确认了销售收入1000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600万元。 20×8年6月30日,甲公司按约定支付回购价款1100万元和增值税款187万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重新审阅相关合同,认为该交易实质上是抵押借款,上年度不应作为销售处理,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7年营业收入) 1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 借:库存商品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7年营业成本) 600 借:其他应付款 1000 财务费用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 贷:银行存款 1287 (3)甲公司20×7年度因合同纠纷被起诉。在编制20×7年度财务报表时,该诉讼案件尚未判决,甲公司根据法律顾问的意见,按最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100万元确认了预计负债。20×8年7月,法院判决甲公司赔偿原告150万元。甲公司决定接受判决,不再上诉。据此,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预计负债 50 (4)甲公司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系20×5年6月30日购入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原值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2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8年6月,市场出现更先进的替代资产,管理层重新评估了该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预计其剩余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仍为零(折旧方法不予调整)。甲公司20×8年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3.33 管理费用 133.33 贷:累计折旧 216.66 其他资料: 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的会计处理。 要求:根据资料(1)至(4),判断甲公司对相关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事项,编制更正有关会计处理的调整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