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某教师在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时,基本上按下列几步讲述:
第一步,导入:刚才我们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燃烧反应,下面我们来学习甲烷的一种特殊反应——取代反应。
第二步,实验: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过程,自己做了一遍实验,然后让学生大概看了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第三步,讲解:教师照着教材上口述一遍取代反应的概念。紧接着按照教案中准备的例题。解题步骤口述、照抄给学生,完成例题教学。
第四步,练习:让全部学生做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
第五步,小结:教师把本节内容重复性地做了一个小结。
问题:
(1)请你用新课程理念对本节课的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针对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

【参考答案】

(1)该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组织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强调学生通过“自主......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1近30年的化学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乃至成人存在大量的化学错误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充分建立化学多重表征(即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以及不同表征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转化。表征障碍造成大量的化学学习困难,从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瓶颈。此外由于许多化学实验难于用肉眼观察,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在现实的教学中难以操作,严重限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素材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学者积极开发计算机模型并广泛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运用。计算机模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体现,与其他物理介质的科学模型相比,在研究宏观、微观、复杂系统及其动态演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大量事实证明,计算机模型能有效帮助学生丰富科学概念的表征形式,促进其合理的心智模型的建构、科学概念的理解、思维深度的加工、建模技能的提高。由于计算机模型具有图形并茂的特点,对于一些在课堂或者实验室难以完成的实验,具有较好的演示效果,很好地促进了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不可否认计算机模型仅仅是对事物、现象的简约表征,通常不包含事物多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全面掌握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素材3计算机模型至今在美国、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的科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欠缺.符合我国教学实际的计算机建模工具及模型极其有限。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对科学模型的认识及能力欠缺,对计算机模型的原理与应用缺乏认识,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模型操作的教师较少,能够修改或者自主设计计算机模型,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计算机模型教学的教师更少。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中学生学习化学存在哪些问题?(2)计算机模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3)根据素材概括我国计算机建模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哪些不足。并从教师方面,对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教学提出建议。(4)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