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1 年真题)编辑加工题: 阅读分析短稿, 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对于各种来源的稿件, 首先要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编辑加工整理通常简称“编辑加工”、“加工整理” 或“加工”, 是对稿件从各方面进行审核并作修改润饰和规划化处理的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 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都要对稿件进行审查, 都要对稿件的质量把关, 但两者的职责、 目的、要求和标准是有差异的。 审稿的职责是要对稿件作出评价, 目的是决定稿件的取舍, 所以要着重从宏观上把握稿件的整体质量。 编辑加工整理的职责是要提高已决定采用的稿件的质量, 目的是使之在形式上符合出版标准, 所以重点是从各个方面具体检查原稿, 对之加以框正、 修饰和润色, 使其内容更完善, 材料更准确, 逻辑更严密,体例更严谨, 语言文字更通达、 规范。
编辑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两者不能互相取代, 但可合二为一、 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的对象必须是经过责任编辑初审决定采用的稿件。 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 步骤与方法及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只是针对印刷型的图书而言的。 期刊由于其特有的媒体特点, 对于编辑加工整理工作还有一些较特殊的要求。
期刊的作者众多, 呈现在期刊编辑面前的稿件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格式。 然而, 一本期刊是一个整体, 所戴作品的格式不能五花八门, 必须相对地统一, 这就需要编辑按照相应栏目的特点, 对各篇稿件的格式进行调整, 包括统一注释格式、 统一标题格式、 统一参考文献格式和统一相关项目格式。
期刊是不定期出版物, 读者群相对固定。 读者不仅关心刊物本身, 而且还关注期刊出版单位的活动情况。 编辑为了做好读者工作, 必须多与读者沟通, 介绍一些与所刊作品相关的情况。 因此, 序和跋成为期刊编辑的常用文体。 为了吸引读者阅读某些作品或对作品作必要的交代, 编辑有时还要撰写编者按或题前导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