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培养→鉴别培养。请据此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所用的______(液体/固体)培养基,是以______作为碳源。(2)为防止杂菌污染,实验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______(灭菌/消毒)。(3)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法接种到刚果红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固体;纤维素 (2)灭菌 (3)涂布平板;透明圈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考虑到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教材选择了这部分内容。“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首先介绍了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内容,然后安排了一则资料分析,意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在经典遗传学中,孟德尔预言了遗传因子控制性状,当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时,孟德尔当年观察到的现象又该作何解释呢通过不同时期,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水平上的解释,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科学前进的步伐。要求:(1)根据材料的介绍确定该课程内容的教学重难点。(2)列举一个实例,说明基因突变对性状的表达的影响(用流程图作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 活动体验:请7名同学到讲台,假设每一位学生的脸代表“R”基团,每一位学生代表一种氨基酸,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下肢代表H。准备6块浸透水的海绵并放入后6名同学的左手中。学生站成一排,一名学生的左手与另一名学生的右手通过海绵相连,两手同时捏海绵.将水挤出,并要让全班同学看到有水。 情境体验:引导学生从排列组合角度展开联想。请3名同学代表三种氨基酸,给他们编号为A、B、C,让他们进行排列组合并完成脱水缩合。试分析ABC与CBA两种三肽化合物的结构区别: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组合呢 假设每人用一条50 cm长的彩带编制一朵花,全班同学编制出完全相同的花朵的概率有多少呢(1)分析材料,指出该教师为本教学片段设计了怎样的教学目标。(2)材料中的活动体验和情境体验活动具有哪些优点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为某二倍体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
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