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你有没有见过努力破茧的蝴蝶正是这种挣扎的过程,才让蝴蝶的翅膀强壮,最终可以飞向天空。如果蝴蝶很容易就从茧中爬了出来,那它的身体就会很臃肿,翅膀小得可怜,不管它怎么努力,也无法让自己像其他蝴蝶那样飞舞。适当的压力水平,让美丽的蝴蝶在破茧而出以后可以自由飞舞。
同样,对于人类而言,压力也有最佳水平。适度的压力不仅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还会促使我们在工作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则会对人的健康与发展不利。过高的心理压力是非常令人不悦的,它不仅会带来令人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还可能进一步带来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那么,是不是存在没有压力的极乐世界呢事实上,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假定存在这样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压力的情景更可怕。因为,没有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它的名字叫做“空虚”。历史上,曾有无数文学艺术作品描述过这种空虚感,那是一种比死亡更没有生气的状况,一种活着却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巨大悲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动机强度与活动绩效的关系呈倒U字型,即中等强度动机的活动绩效最高,而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都会导致活动绩效水平下降。当压力与你的生活相协调,它可以让人保持警醒、敬畏的心态,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并产生催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生活中的压力无处不在,但心理压力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如果调节得当,那么压力就会转变成前进的动力。就像面临重重阻力的蝴蝶,当它最终破茧而出的时候,就能扇动强壮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飞向天空。

作者认为,没有压力的极乐世界:()

A.不存在
B.缺少生机
C.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D.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小时候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妈妈检查买回来的蛤蜊里有没有坏的。蛤蜊的外壳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让一个臭掉的蛤蜊混在新鲜的蛤蜊中,那整锅汤就都糟蹋了。所以虽是“小事件”,我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并将此神圣的使命视为庄严仪式,用虔诚又恭敬的心情做这件事。 检查的方法是用左手先拿住一个蛤蜊,再用右手捡起其他蛤蜊,一个一个地敲敲看,如果蛤蜊敲出的声音是结实的,就是新鲜的蛤蜊;如果敲的声音是虚的,有点沙哑,不管它的口闭得多紧,还是臭的蛤蜊。 有一天,母亲又买回来一包蛤蜊,我熟练地拿出一个大碗,开始我的鉴定工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所有的”蛤蜊都是坏掉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个一个再敲过一遍,竟仍然“没有一个”蛤蜊是好的!那种感觉很像一位警察到一辆公共汽车上去抓扒手,结果发现一车的人都是扒手! 我捧着那一大碗被判刑的蛤蜊去禀告母亲,母亲很是惊讶:“怎么会这样呢这个卖蛤蜊的从来不会骗我的呀!” 于是母亲大人亲自动手检验,这才发现原来我抓在左手中的那个蛤蜊是坏的:难怪敲起来声音全部不对劲! 这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经验,往往在孩子心中烙下深刻的沟痕,然后进入记忆的深处,等候生命的唱盘再度转到那个相似的部位。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工作,我非常的努力,对自己有些期许,也有些要求。但是有一段时间我对周围的人都看不顺眼,在我眼中,“每一个人”都有令我难以忍受的缺点,我很想改造他们,而改造不了时,我又想躲避他们。我觉得自己很倒霉,很不幸,怎么“总”遇到不好的人! 正当我沉醉于自怨自艾时,心中忽然响起“蛤蜊之歌”,难道我就是那个坏掉的蛤蜊我听到那么多“别人的”沙哑之声竟可能是我本身造成的按照常理,一个人不会只遇到坏人,周围有些人对你友善,有些人对你不友善,这样的几率最大。那我那我可能就是那个不友善的人,我用自己的高标准去检验我周围的人,看起来我对大家都不满意,其实我最不满意的人是我自己! 我忘了我震惊于这个内心的自我发现有多久,只记得当时很难过,原来我并没有我装出来的那么好,别人也没有我看到的那么差。我有两个抉择的方向:一个是把自己装得更好,免得让别人看起来更差!另一个选择则是开始学着去欣赏别人,因为只有在看到别人的好时,我才会发现自己的好,也才能真正欣赏自己。 这是一段漫长的历程,一开始甚至要“强迫”自己,很像“视力矫正”,要把不顺眼的看到顺眼。每当我想放弃时,就想起那个差点害我将整碗新鲜蛤蜊倒掉的臭蛤蜊。 几年下来,我也体验到原来这项能力不仅改善了我的人际关系,对于我的职业生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没想到吧这么一件小小的家事训练,竟也可以影响我如此巨大!即使你没有成就伟人的抱负,至少也可以像我敲敲蛤蜊,学会做个友善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