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人,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0分) 甲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副主任王剑的专业技术职务为编辑。2013年,王剑因担任责任编辑的一部图书质量不合格而被扣掉年终奖,他很想尽快弥补损失。2014年3月,王剑通过朋友了解到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钧编著了一部名为《互联网金融指南》的书稿,感到该类图书会有很好的市场,便立即撰写选题报告提交总编辑赵华副编审,建议由甲出版社出版该书。赵华看了王剑对该类图书的价值分析和市场需求状况判断后,同意将该选题列人当年出版计划,并要求总编办公室办理补报选题手续。于是,王剑及时与张钧联系。经过商谈,张钧同意把书稿交给甲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年5月初签订了出版合同。 2014年6月中旬,张钧把书稿交给王剑。为了尽快出书,王剑安排本编辑室专业技术职务也为编辑的程芳与他一起担任责任编辑,各对书稿的一半进行编辑加工。加工完毕后,王剑与程芳交换复审,并商定只审核改动之处。2014年7月底,王剑将书稿整理好后提交赵华终审。赵华翻阅书稿,未发现有政治性方面的问题,便同意发稿。 《互联网金融指南》的初校样由排版单位承担初校和二校。二校样送到甲出版社时,程芳正在出差,王剑就自己翻阅检查了一份副样的页数和版面情况,觉得没有问题,就把这份副样送交张钧审读。同时,校对部门一名二级校对承担了该书正样的三校工作,一名一级校对作为责任校对对校样进行了文字技术整理,然后交给王剑。王剑刚处理完正样上的校对质疑,就收到张钧退回的副样,于是王剑就让程芳将张钧所退回副样中的改动全部誊录到正样上。校样处理完毕,王剑批注“改正后复核付印”,退回校对部门。付印清样由责任校对核红。王剑查看付印清样,发现已经没有改动,就签署了“同意付印”的意见。 2014年9月下旬,《互联网金融指南》一书出版,但市场反应平平。2014年11月,在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图书编校质量抽查中,《互联网金融指南》被判定编校差错率为万分之二。因此,甲出版社和直接责任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问题二: 除了审稿和审定发稿工作有违规之处外,本案例中还存在哪些违反图书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请作选择回答。

A.违反选题集体论证制度
B.违反重大选题报请备案制度
C.违反责任编辑制度
D.违反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
E.违反校对工作制度
F.违反专项检查制度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出版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流通传播资源和市场资源是开展出版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出版活动健康、规范地开展,还必须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构专门组织实施。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和发行。编辑工作通过对作者创作的作品进行选择、优化、改编,形成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精神文化内容。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要通过发行活动来完成,它是出版活动的内在动机与目的。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内容,要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以便向消费者广泛传播。出版活动通过出版物对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上,要通过编辑工作来实现。由此可见,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编辑工作。既使远在以雕版印刷作为主要复制方式的秦汉时期,也是如此。编辑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努力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出版物。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必须在工作中发挥一丝不旬的职业作风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出版成为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事数字出版的编辑人员,应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等,而在语言文字能力方面,对他们的要求比对纸质出版物编辑人员的要求有所降低。某些数字出版单位要求自己的编辑人员“不改稿”的做法,值得借鉴。数字出版技术为出版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盲目进行,否则会导致信息资源的枯竭,影响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出版活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与人类文明同时出现的,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出版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一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文化发展发挥决定性影响。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所以,编辑、复制、发行构成了开展出版活动的充分条件。编辑是指创作、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出版物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活动由发行商发起,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作品是开展出版活动的前提。所谓“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所有种类的作品都能作为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一旦出版,就成为出版活动的成果——出版物。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消费者购买出版物,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用。优秀的出版物,具有正面社会效用,它的使用价值较大;而荒诞、淫秽的出版物,对某些人来说也有不小的使用价值,但这种使用价值是人们灵魂的腐蚀剂,具有负面社会效用。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对立。只有那些既能取得经济效益,又能产生社会效益的出版物,才是优秀出版物。这就要求出版单位兼顾“两个效益”,坚持“质量第一”,保证不出坏书、不出亏损书。出版单位开展出版活动,还需要开发、利用各种出版资源。出版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其中,只有信息资源具有出版业的特点,是出版单位需要重点开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