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是苏问,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于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领导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士气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肯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武器,这种偷窃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结合材料,分析此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根据材料中的对话可见,产婆术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