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摘自(2003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2
正在堪培拉访问的国务院总理2006年4月3日在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霍华德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演讲。
——摘自(2006年4月3日)新华网
材料3
国新办于2005年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包括五部分以及结束语,共12000多字。白皮书称,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摘自中国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及意义。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分析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选做题Ⅱ:
材料1
1992年3月16日出生的赵某,从事了如下的一些行为:(1)2008年1月1日独自上街购买价值6000元的金首饰2条;(2)2008年11月1日参加公务员考试;(3)2008年12月1日与同学打架,造成同学轻微伤;(4)2009年2月1日到超市购买运动鞋,因超市服务员搜身与商店负责人发生争执;(5)2009年3月1日购买彩票中得1万元大奖,因对缴税不满与兑奖部门工作人员争论;(6)2009年5月1日去找同学索要两年前就已到归还期限的200元钱;(7)2009年7月1日写成一部小说《白鸽》,但不打算出版。
材料2
2009年5月10日晚,张德、邓福等人酒后到某县娱乐城玩乐。邓福强迫要求宾馆女服务员李某陪其洗浴,遭到拒绝。张德、邓福极为不满,对李某进行纠缠、辱骂,李某两次欲离开房间,均被张德拦住并被推坐在身后的单人沙发上。当张德再次逼近李某时,被推坐在单人沙发上的李某从随身携带的包内掏出一把水果刀,起身朝张德刺击,致张德左颈、左小臂、右胸、右肩受伤。一直在现场的邓福上前对李某进行阻拦,被刺伤右肘关节内侧。张德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邓福所受伤情经鉴定为轻伤。
某县人民法院认为,李某在遭受张德、邓福无理纠缠、拉扯推搡、言辞侮辱等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实施的反击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被告人李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案发后,李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据此,依法判决对李某免予刑事处罚。
——改编自(2009年6月16日)新华网《一审被判免予刑事处罚》
请回答:
(1)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根据相关法律对材料1中赵某的行为性质或效力予以分析。
(2)材料2中李某的行为为什么不属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刑罚种类包括哪些某县人民法院的审理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参考答案】

选做题Ⅰ:
(1)80年代初期,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研......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材料1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上。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年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建设,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重学习,积极践行,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代代相传,使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薪火永续;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大力发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信和谐的社会风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全社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摘自2008年6月14日《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材料2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在这里,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么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3我再谈一个论点,这个故事不是我编的,是北大光华的EMBA讨论我的课程的时候的发言,龟兔赛跑难道就赛一次吗兔子在半道睡觉了,所以乌龟跑第一了,我们的EMBA的同志就说了,龟兔赛跑不是在第一次兔子睡觉的时候就成功了,所以第二次赛跑是兔子赢,乌龟就不服了,咱们赛第三次吧,前两次是由你兔子指定的路线跑,这次我来指定。兔子想了,反正我跑得快,就跑吧。兔子跑到中间的时候有一条河挡住了,但是乌龟游过了河,第三次乌龟就跑第一了。后来又说赛第四次,结果说我们干什么要跑来跑去,我们协作吧,于是在陆地上兔子跑,在过河的时候乌龟驮着兔子游,这就叫双赢。——摘自(2003年12月9日)厉以宁《在“中国与WTO论坛”的讲话》材料4人是最名副其实的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材料5“经济人假设”的原则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社会上不存在纯粹的利他行为,所有个体都从自身效用最大化方面选择行为方式。按照通常的理解,“经济人”似乎是不讲道德的人。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原则指导下,个体之间会形成共同利益。生物界普遍存在着为群体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的本能,很多情况下,个体在采取利他行为时也会产生快感。同样,如果个体采取过于不道德的行为,会产生痛苦。研究发现,道德感强的人心态良好,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物质,甚至会出现生理变化,使人体处于更好的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而违反道德的人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内疚等心态,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损害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道德健康”的概念。道德健康的标准是: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能力,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摘自(2009年5月25日)《中国教育报》,《“道德”的多版本解读》请回答:(1)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结合材料1阐明促进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应坚持什么原则。(2)结合材料2、3论述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人既然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那么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