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且适用既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甲公司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2×14年1月11日甲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会计变更的决议:
(1)2×1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将甲公司2×10年年来支付1000万元购置的一栋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为10年,每年租金80万元。甲公司对该投资行房地产最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该投资性房地产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公司价值,有助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经营和资产情况,2×14年1月1日起,甲公司董事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已知2×11年年末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12年年末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2×13年年末和2×14年1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均为115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甲公司董事会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前的规定一致。同时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2)甲公司2×11年12月20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有关该项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与会计上述规定一致。
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甲公司于2×14年1月1日将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年限平均法,将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8年,预计净残值仍为40万元。
要求: 对甲公司2×14年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①填列甲公司2×14年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计算表: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计算表
单位:万元
|
|
项目
|
按成本模式
计量的损益
|
按公允价值模式
计量的损益
|
税前差异
|
所得税的影响
|
税后差异
|
|
2×11年
|
|
|
|
|
|
|
2×12年
|
|
|
|
|
|
|
2×13年
|
|
|
|
|
|
|
合计
|
|
|
|
|
|
②就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变更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③对2×14年编制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数据进行调整,并填列下列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若该项目不必调整,则填上零)
利润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14年度 单位:万元
|
|
项目
|
上期金额调整数
|
|
营业收入
|
|
|
减:营业成本
|
|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
|
……
|
|
|
利润总额
|
|
|
减:所得税费用
|
|
|
净利润
|
|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
编制单位:甲公司 2×14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
|
资产
|
年初余额调整数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年初余额调整数
|
|
……
|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
|
投资性房地产
|
|
盈余公积
|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
未分配利润
|
|
|
资产合计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参考答案】
①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