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1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与公众勤务这以外,其余的人必须强制劳动。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
材料2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
材料3
中共中央1942年通过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亦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故于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政策,于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摘自《解放日报》(1942年2月6日)
材料4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
——摘自《中国土地法大纲》 根据材料1、2、3、4,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政策变化的依据。
【参考答案】
材料1、2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材料3的土地政策是停止没收地主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材料4的土地政策是废除封建......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