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重要的书籍。这部书受到国际上一致推崇,成为药物学界引用的药典。李时珍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的是他深入实际,不辞辛苦,“访采四方”,十分重视直接经验。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过许多实地考察,做过不少实验,甚至自己吞服一些药物,亲自体验这些药物的作用。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铅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等等。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感到自己的直接经验太少。于是在他年近半百的时候,又别离了妻子儿女,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穿上草鞋,背起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走出家门到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他们以自己的家乡湖北蕲州为起点,历尽风霜,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几年之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正因为李时珍重视实践,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所以,他才能获得许多新知识,纠正了前人不少谬误,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科学医著。千百年来,《本草纲目》一直是中医学的宝典,在这个理论体系下,产生了众多享誉世界的中医专家,他们将《本草纲目》的诸多理论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请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下列问题:
(1)李时珍为什么要“访采四方”
(2)结合材料阐述如何才能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参考答案】


(1)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一组材料材料1 材料2 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情况曾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业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摘自《半月谈》2005年10期材料3 近些年,有着近一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在农业产业化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据了解,目前河南仅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700万吨,居全国首位。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在国内市场上,每4袋方便面就有1袋是“河南造”;每10个速冻汤圆中,有6个出自河南;而莲花味精一个厂的国内市场份额就达45%。到2004年;河南食品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m亿元,同比增长32%,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先后有14种食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占全省中国名牌总数的60%。而其中的“重头产业”——粮食加工业,已开始领跑全国。应该说,河南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农业的杠杆已开始撬起河南经济的“地球”,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将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不竭的动力。 摘自人民网请回答:(1)分析材料1、2所反映的城乡关系中的问题。(2)据材料分析,当前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