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依此分析,则中国为了救苦为了自求解放的革命民众有多少呢有三万万九千五百万,占百分之九八点七五。其敌人有多少呢有一百万,占百分之零点二五。中间派有多少呢有四百万,占百分之一。……我们料到在不远的将来情况之下,中间派只有两条路走: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其左翼有此可能),万万没有第三条路。
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材料2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纪要(1953年7月9日)上的批语
材料3
我们对于处理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处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地主阶级,我们是在无偿地没收他们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之后,再在劳动中教育和改造他们本身,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剥夺他们的选举权。对于资产阶级,我们则是在同他们联合的过程中,用赎买的办法逐步地改变他们的所有制,同时又逐步地教育和改造他们本身,不剥夺他们的选举权,以便充分地利用他们的能力来为国家服务。
在资产阶级队伍中,除了有百分之几(可能有百分之五左右)是属于具有严重情况的反革命分子或者其他坏分子以外,一般地存在着进步的、中间的和落后的这样三个部分,即存在着左派、中间派和右派。因此,他们对于接受改造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三部分A大约占资产阶级队伍的95%左右。
摘自《中共中央七中全会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请回答:
(1)阅读材料1,分析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特点。
(2)阅读材料2,为什么毛泽东说“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
(3)结合材料1、2、3,阐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方针及其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重要的书籍。这部书受到国际上一致推崇,成为药物学界引用的药典。李时珍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的是他深入实际,不辞辛苦,“访采四方”,十分重视直接经验。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过许多实地考察,做过不少实验,甚至自己吞服一些药物,亲自体验这些药物的作用。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铅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等等。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感到自己的直接经验太少。于是在他年近半百的时候,又别离了妻子儿女,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穿上草鞋,背起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走出家门到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他们以自己的家乡湖北蕲州为起点,历尽风霜,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几年之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正因为李时珍重视实践,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所以,他才能获得许多新知识,纠正了前人不少谬误,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科学医著。千百年来,《本草纲目》一直是中医学的宝典,在这个理论体系下,产生了众多享誉世界的中医专家,他们将《本草纲目》的诸多理论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请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下列问题:(1)李时珍为什么要“访采四方”(2)结合材料阐述如何才能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一组材料材料1 材料2 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情况曾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业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摘自《半月谈》2005年10期材料3 近些年,有着近一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在农业产业化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据了解,目前河南仅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700万吨,居全国首位。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在国内市场上,每4袋方便面就有1袋是“河南造”;每10个速冻汤圆中,有6个出自河南;而莲花味精一个厂的国内市场份额就达45%。到2004年;河南食品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m亿元,同比增长32%,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先后有14种食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占全省中国名牌总数的60%。而其中的“重头产业”——粮食加工业,已开始领跑全国。应该说,河南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农业的杠杆已开始撬起河南经济的“地球”,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将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不竭的动力。 摘自人民网请回答:(1)分析材料1、2所反映的城乡关系中的问题。(2)据材料分析,当前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