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1933年在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在上海霞飞路遇到了一个卖报的小姑娘,瘦小的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叫卖的声音特别动听。 聂耳买了几份报纸,了解到小姑娘的名字叫“小毛头”。小毛头的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困难。  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决定把报童的悲惨生活写 出来。  歌曲写好后,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 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 卖报了。 ”聂耳听后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 后来小姑娘还真 的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这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

译谱

将这首歌曲后8小节的旋律写在三行谱的第一行,注意:改成1=F。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