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背景资料】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 1.7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檐高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现场条件,厂区内设置了办公区、生活区、木工加工区等生产辅助设施。临时用水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
事件三:设计图纸中的某型号钢筋市场近期一直缺货,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这一种钢筋施工单位在该教学楼工程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从未出现问题,由于本工程使用钢筋仍为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批扩大一倍检查的申请,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
二建建筑工程实务,章节练习,案例精选备选
【问题】
1.事件一中,《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在计算临时用水总用水量时,根据用途应考虑哪些方面的用水量?
2.事件二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理由。
4.事件四中,该房间检测点的选取数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该房间两个主要指标的报告检测值为多少?分别判断该两项检测指标是否合格?

【参考答案】

1.现场临时用水包括生产用水、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2.事件二中,验槽的组织方式不妥当。
理由......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背景资料】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一办公楼,投资概算25000.00万元,建筑面积21000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2力墙结构,地下 2层,层高4.5m。地上18层,层高3.6m。经公开招投标,A工程总承包单位中标。A单位对工程施工等工程内容进行了招标,B施工单位中标了本工程施工标段,中标价为18060万元。部分费用如下:安全文明施工费340万元,其中按照施工计划 2014年度安全文明施工费为226万元;夜间施工增加费 22万元;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36万元;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86万元;脚手架费220万元,模板费用105万元;施工总包管理费54万元;暂列金额300万元。B施工单位中标后第 8天,双方签订了项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部分条款如下:工程质量为合格;除钢材及混凝土材料价格浮动超出±10%(含10%)、工程设计变更允许调整以外,其他一律不允许调整;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合同工期为485日历天,于2014年2月1日起至 2015年5月31日止。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工作量和施工方法等影响劳动效率因素,计划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为120天,预计总用工为 5.76万个工日,每天安排2个班次,每个班次工作时间为7个小时。外装修施工时,施工单位搭设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下图),架体搭设完成后,进行了验收检查,提出了整改意见。图:脚手架搭设示意图(非作业层)项目经理组织参建各方人员进行高处作业专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悬挑式物料钢平台等。监理工程师认为检查项目不全面,要求予以补充。【问题】1.A工程总承包单位与 B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属于哪类合同?列式计算措施项目费、预付款各为多少万元?2.计算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多少名劳动力?3.指出背景资料中脚手架搭设的错误之处。4.请写出现场高处作业检查评定项目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