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患者女性,30岁,因“血尿20余日”来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排尿时尿道口灼热感,尿中无血块,伴发热,体温最高39℃,腰痛、恶心、呕吐。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0.80;尿常规示尿白细胞(+++),尿潜血(+++);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尿培养变形杆菌,对多种抗感染药物敏感。影像学检查:腹部CT示双肾多发结石、双肾积水。诊断:双肾多发结石、双肾积水。如果患者为孕妇,首选药物为A、青霉素
B、氨苄西林
C、阿奇霉素
D、四环素
E、阿米卡星
若拟行双肾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由于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可以作为泌尿系统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抗感染药物是A、头孢呋辛
B、阿米卡星
C、阿奇霉素
D、环丙沙星
E、左氧氟沙星
在体内生物利用度最高的喹诺酮类药物是A、莫西沙星
B、环丙沙星
C、左氧氟沙星
D、氧氟沙星
E、吉米沙星

A.80;尿常规示尿白细胞(+++),尿潜血(+++);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尿培养变形杆菌,对多种抗感染药物敏感。影像学检查:腹部CT示双肾多发结石、双肾积水。诊断:双肾多发结石、双肾积水。如果患者为孕妇,首选药物为A、青霉素
B、氨苄西林
C、阿奇霉素
D、四环素
E、阿米卡星
若拟行双肾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由于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可以作为泌尿系统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抗感染药物是A、头孢呋辛
B、阿米卡星
C、阿奇霉素
D、环丙沙星
E、左氧氟沙星
在体内生物利用度最高的喹诺酮类药物是A、莫西沙星
B、环丙沙星
C、左氧氟沙星
D、氧氟沙星
E、吉米沙星


【参考答案】

问题 1 B
问题 2 D
问题 3 C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病历摘要: 为了合理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下列为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B、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C、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D、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E、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F、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G、生成低共溶混合物产生液化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包括:A、调节pHB、升高温度C、改变溶剂D、制成干燥固体制剂E、控制微量金属离子F、避光G、减少与空气接触以下关于输液配伍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输液的pH值为4.0,室温低于20℃时,青霉素在4小时内稳定B、苯唑西林钠与0.2%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5℃ 6小时内外观、pH值、紫外吸收峰及吸收度均发生了变化,不宜配伍使用C、氨苄西林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0℃时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7小时;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有效期可达6.5小时D、阿莫西林钠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5℃ 6小时内可以配伍使用E、哌拉西林钠与5%、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24小时内稳定,可以联用制剂稳定性研究中,有效期的含义为:A、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20%所需要的时间C、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10%所需要的时间D、药物在室温崩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E、药物在室温排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F、药物在高温下含量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G、药物在高温下含量降低20%所需要的时间按分散系统分类,脂质体属于:A、溶液型B、胶体溶液型C、乳剂型D、混悬型E、微粒分散型F、半固体分散型G、固体分散型下列药物的用法正确的是:A、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使用时应哪里疼贴哪里B、使用滴眼剂时应快速眨眼,促其吸收C、小儿退热栓应用时应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D、使用滴鼻剂前先确定两鼻孔都呼吸畅通E、喷雾剂多用于舌下、鼻腔粘膜给药F、除渗透泵片剂外,其他缓释、控释片剂均可咀嚼或压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