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于手工业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的后继者,38岁时拜王阳明为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创立了泰州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性的体现和成圣成德之根据。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良知“当下具足”的本性,主张良如“现现成成”“天然自有”,将良知的实现看作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工夫。他将传统儒学的“天理”解释为“天然自有之理”。“天然”就是“百姓之道…‘日用之道”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正式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基本主张,强调”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了“道”之”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的一面。王艮的“格物”说指出应当由人民来“格”国家的过失,而“物”则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应该具有自我尊严,不应处于屈从而应处于主导地位。王艮积极从事民间讲学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传统,将教育对象平民化。在教学过程中王艮注重用:“简易明白”“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觉悟。
——摘编自王强《王艮思想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