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病例摘要:
付某,男性,32岁。2012年12月24日初诊。
患者4年前感右小腿麻木、发凉、疼痛,继而症状加重,走路时被迫停步休息,后疼痛加重,夜间尤甚,近半年左足趾溃烂,经内科治疗无缓解,遂来我科。刻下症见:右小腿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苍白,趾甲干燥肥厚,畏寒自汗,心悸气短,无发热,纳呆,眠可,二便调。
查体:T36.5℃,P86次/分,R22次/分,BP111/70mmHg。面容憔悴,萎黄消瘦,神情倦怠,右小腿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苍白,趾甲干燥肥厚,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足趾皮肤灰褐色、干枯,与足背分界清楚。舌质淡,脉沉细而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4×109/L,中性粒细胞82%;右小腿肢体血流图:波形呈峰值下降;动脉造影:足背动脉和趾背动脉呈节段性阻塞;肢体超声:动脉缺血样改变。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加之寒邪侵袭而发作。脾气不健、化生不足,则气血亏乏,内不能壮脏腑,外不......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 张某,男性,79岁。2014年8月23日初诊。 患者自诉半年前受凉后右足趾末端出现发凉、怕冷、麻木,继之感疼痛,初时未予诊治。不久,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消失,曾到某医院门诊,考虑 脉管炎 ,予中药治疗后,上症稍有缓解。但15天前突感右足趾疼痛加剧,夜间尤甚,难以入寐,小趾末节皮肤迅速变黑,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刻下症见右足趾末端发凉、疼痛,小趾末节皮肤干黑,口干欲饮,纳眠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查体:T37℃,P92次 分,R21次 分,BP140 90mmHg。形体适中,平卧位,全身皮肤干燥,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92次 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双小腿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右足小趾末节皮肤发黑,干瘪,足趾、足背皮温降低,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皮温稍低,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实验室检查:①血脂:TG2.9mmol L,LDH-C4.8mmol L。②空腹血糖:4.6mmol L。③心电图:ST-T段下移。④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⑤右下肢动脉血管造影:股动脉、腘动脉壁有虫蚀样改变,足背动脉管腔狭窄。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