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晋朝末年,“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南北朝又甚于两晋,“博士买驴,书纸三卷,不见驴字”,在民间传为笑柄。此种风气还影响到了公文。隋文帝时,李谔上书请求对文风进行改革。
《隋书》称,隋文帝“初统万机,每念斫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于公元584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又多次发布措辞严厉的文书,以保障文风改革顺利实施。泅州刺史在给朝廷上表章时,因为文辞华丽不实,被交付“有司治罪”。自此,“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隋炀帝在撰写《与越公书》《建东都诏》等公文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隋朝一直维持着这种文风。
——摘编自《隋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公文文风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措施:发布诏书要求变革文风;对于表章文风浮华的官员进行惩治;皇帝以身作则。
影响:有利于减少官吏的营私舞弊;简化......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