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如果从过程与结果的维度看待学科知识,可以将学科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的知识”,即关于一门学科的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知识;第二类为“()的知识”,即一门学科经由探究过程而获致的基本结论。在课程论发展史上,20世纪50、60年代所倡导的“()课程”,在将上述两类知识相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
过程方法;概念原理;学术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填空题
基于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相应地,课程内容选择体现的三种基本取向是“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即()”。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发展的时候,()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的关系,意味着要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填空题
()的选择简称“课程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或()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命题,这是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选择问题。1949年,()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怎样选择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问题,“选择学习经验”成为“泰勒原理”的基本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社会改...
“人类生活无论如何变化总包含着许多特定活...
《课程编制》一书的作者是()
既是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课程现...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根植于实践的新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