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隋唐时期科举制对学校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科举制度产生并形成于隋唐时期,从一开始便同学校教育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然后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诞生将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科举考试、吏部的铨选,然后取得官职。
(2) 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前提条件,科举制又是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朝前期,在开科取士的同时,扩建校舍,广招学生,从而使当时的学校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开始由兴盛转向衰退,统治者无力恢复和发展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最终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3) 科举制的产生并不一定会导致学校教育的衰败,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和学校教育之间呈现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方法等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等。
(4) 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通过科举考试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封建社会通过科举制米操纵学校教育的发展,控制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并举的话,那么两者都能为巩固封建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一损俱损,两者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