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如何估价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参考答案】
从根本上讲,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取决于其对国家财政状况的影响。或有债务是一个边界相当模糊的概念,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需具体剖析。
概括来说,或有债务必须要求国家财政资金予以补偿的,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向上的压力;可以自行化解的一般而言对货币供给不产生影响。需要补偿的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压力,根据其补偿比例、补偿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补偿比例越大,补偿时间越早,产生的压力越大。
具体分析如下:
目前,列举的属于国家财政的或有债务大体涉及:
(1)应由财政弥补的国有经济的亏损累积,其相当部分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对于这部分或有债务,由于其要求财政给以相当比例的补偿,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压力较大。但是,财政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间逐步安排补偿,并鼓励银行通过发展自行化解一部分,因此,其对货币供给的现实压力较大。
(2)未列入财政收支的公共部门的债务,如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因为公共部门由于其非营利性决定了依靠其自行化解的难度较大,这部分或有债券是财政资金必须予以补偿的。所以,其对货币供给的压力很大。
(3)社会保障基金的欠账。社会保障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社保基金的欠账对财政资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通过规范社保基金的运作,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对于巨大的缺口仍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社保基金的支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
(4)粮棉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累积,表现为在银行的“挂账”;从改革开放起,地方财政发债、集资尚未清理部分等等。这些或有债务就性质来说本不应属于财政的或有债务。可是基于政府的道义责任、公众的期望、政治的压力,如“安定团结”的需要等,也不得不由政府当作财政的债务来“兜底”,需要在长期逐步安排补偿。因此,从长期来讲,这些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产生向上的压力。
综上所述,或有债务是通过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来影响货币供给的。如果政府资金充裕,那么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不产生影响;如果或有债务造成了政府财政赤字,并且政府通过国债等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不同或有债务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不同,要求补偿的时间不同,因此,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具体的剖析对于论证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