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把其概括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一个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它可以划分为四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16岁)。
它们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每个个体都按同样的顺序经历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阶段虽与年龄有关系,但不完全是年龄本身所决定的;
第二,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它决定着个体的行为;
第三,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发展。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被应用于教育实践时,他为教师提出了三条劝告:“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教师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述来说是困难的。”从这三条相互关联的建议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皮亚杰理论所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1)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皮亚杰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更依赖于主体的自我建构,动作是使主体自身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获得联系的桥梁和中介,任何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动作,儿童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
(2)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鼓励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
皮亚杰理论为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主张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学依据,它使教育者更相信并主张教育应当适合不同水平的儿童的发展,应当鼓励和支持儿童的自主活动,促进儿童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