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保持独立性?独立性如何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一方面,中央银行与政府密切配合,受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不是凌驾于政府之上或独立于政府之外,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政府机构体系中不同于一般行政部门,它有金融调节方面的独立性,对政府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有制约作用。
(1)中央银行之所以要保持相对独立是因为:
第一,适应中央银行的特殊业务。中央银行既是政府的银行,又是发行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政策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政府的政策有时与中央银行的政策不一致,比如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而主张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中央银行却把货币和金融稳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很难有中央银行一贯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政府每隔几年就要进行大选,执政党为争取获胜,往往会采取一些经济措施保证其政治目的的实现,放松银根以支持高工资和高就业往往成为一种政策。但新的政府刚上台时,就会面临通货膨胀,而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很明显,如果中央银行没有相对独立性,就难以避免政治权力的更迭对经济的破坏。
第二,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有义务帮助政府平衡财政收支。但政府的财政赤字有时是政府推行功能财政政策的结果。政府的目标有时会远远地偏离中央银行的目标。如果财政出现了赤字,中央银行就无条件弥补,这就会产生三个问题:其一,政府的赤字因及时得到中央银行弥补而会变得越来越大,政府机构也会变得越来越臃肿,政府的工作效率会越来越低;其二,货币政策将不复存在,货币政策将由财政政策所取代,或成为财政政策的附属物;其三,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正因为如此,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贷款一般仅限于短期贷款,而且有最高限额。另外,政府在举借国债以弥补财政赤字时,更关心的是以低利率出售政府债券,但中央银行为稳定经济、抑制通货膨胀和降低货币需求会提高利率。
(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这些方面包括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订权限,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等。一般来讲,中央银行在一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都由一国的法律,特别是一国的中央银行法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