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论述题

有位教师在教育日记上写到: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并希望把自己所学到的一切知识都授予学生。为此,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我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时实在太吵闹,在讲课过程中,经常一大片学生讲话。在自学时,有一些学生会窃窃私语或自由讨论问题……
联系教学实践,分析这位老师面临的困惑并为解决其困惑提出可行建议。

【参考答案】

(1)这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有时学生太吵闹,教师讲课时经常一大片学生讲话,自学时也有学生窃窃私语或自由讨论问题。这表明这位老师的课堂管理失控,一般来说,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以及教师的期望。材料中的教师较偏向于参与式领导风格,但是在具体的课堂管理上可能缺乏技能、技巧,造成学生的课堂纪律较差,因此,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这位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维持课堂纪律:
第一,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遵循的课堂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
制定课堂规则应注意: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尽量少而精,内容表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第二,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做到:首先,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其次,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再次,处理好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
第三,做好课堂监控。教师应能及时预防或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纪律问题,并采取言语提示、目光接触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之一。
教师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课堂纪律的目的性教育;其次,引导学生对学习纪律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纪律情感体验,进行自我监控;最后,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是促使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热门 试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