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试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

第一,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 
由中央党部秘书长、各部部长、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政会秘书长;国民政府文官、行政院秘书长、各部部长等组成。执行委员经委员长指定可以列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作出决议后,即交执行委员负责执行。这保证了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二,推行行政三联制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从1940年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即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每项工作在实施之前,必须有实施计划及经费预算;执行中,必须按计划逐步实施;实施结果必须进行严格考核。 
第三,实行分层负责制 
1941年2月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各级机关拟定分层负责制办事细则之原则与方式》要求各级机关实行分层负责制,即将各机关人员分成若干层级,明确规定各层级的职责权限,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责任,做到职责专一,功过分明,便于查核。 
第四,推行幕僚长制 这是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国民政府将机关工作分为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就称为幕僚长。但由于幕僚长负责制与行政长官个人集权制是矛盾的,这就决定了幕僚长制时行时止的命运。
第五,改进公文处理办法。 抗战期间,适应战争环境,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公文处理办法的改进。推行行政三联制后,国防最高委员会多次重申,公文处理应秉承科学办法,力求简单迅速。并于1943年3月发布了《各机关处理公务机文书注意事项》的训令,强调各级机关工作应趋于科学化,公务及文书处理以简单、迅速、有效为原则。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