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小亮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眼里,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他接受起来很快。可是按照父母的说法,他的聪明没有用到学习上,因为他对“语数外”这些主科都不感兴趣。成绩也是很差。 刚上初中时学习还算认真,但时间一长,感觉越学越枯燥,而且认为课堂上学的东西根本没有用,课上提不起精神。有两次在课外时间和同学去网吧,他一下子发现了自己在打游戏方面的“天赋”,他的同学都不是对手。后来上了瘾,他经常旷课,去学校门口的网吧打游戏,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小亮无动于衷。为此老师请过家长,他也没少挨父母打骂,但没起什么作用。有时学校的老师或家长在网吧将小亮“当场抓获”押送回学校,但是人在学校心在游戏,到校后不是和同学讲述游戏的过关技巧就是讲最近又有什么更好玩的新游戏。现在家长和老师都很担心小亮照这样下去,恐怕升学无望了。 你觉得教师如何与家长配合,来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预防或消除网络成瘾问题?

【参考答案】

首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非常希望能与人沟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老师和家长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外,还应该主动与他们展开沟通交流,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从而避免他们无处可诉寻求网络虚拟世界。
其次,要拓展孩子的兴趣范围。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比较大,而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更是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面对沉重的压力却无处释放时,网络诱惑便会诱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家长和教师适当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最后,对孩子上网少制止多引导。有些教师和家长只要看到学生上网,不分青红皂白只会粗暴地制止和批评,这只会让他们对网络更加好奇。对学生的上网行为,教师和家长不应一味地制止,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明白上网的目的是什么,学会利用网络工具来学习,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面对课外的游戏娱乐,教师和家长可以适当允许,并且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帮助学生减压,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其对网络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