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题
如果某个数据分布满足正态分布,如何利用Excel来估计标准差?
【参考答案】
在Excel中,选定函数STDEV,输入每个数据,点击确定即得估计标准差。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未分类题
《“特富龙”洗冤录》——杜邦凭体制和沟通渡过危机一场本来只是在美国的技术汇报程序上的争议,却在中国被以讹传讹,误导公众对杜邦“特富龙”不粘涂料安全性产生质疑,进而演变成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锅灾”。杜邦公司由CEO挂帅,相关各部门迅速组成了事件处理小组,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盛夏,湖南中部的一座小镇。许老汉赤膊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口,正拿着块砂纸用力地擦拭着一口崭新的不粘锅。看着打磨下来的碎屑纷飞,许老汉的心头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口锅是他上个月进城时才刚刚买来的,老伴只抱怨“都够买好几口铁锅了!”听人说不粘锅烧饭好,谁曾想到这玩意还能“致癌”。像许老汉一样,那段时间有不少人试图把不粘锅上的涂层擦掉,而媒体和舆论对于不粘锅的“喊杀之声”也不绝于耳,超市和商店里的不粘炊具柜台前一片冷清。“锅灾”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并曾一度波及中国港台地区和韩国。据统计,杜邦“特富龙事件”不仅导致国内不粘炊具市场停滞,国内不粘炊具厂家的国内销售业务遭到与往年同期相比50%以上的损失;也对杜邦公司的企业和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据某些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一度60%以上的民众表示将“不购买杜邦公司的产品”,严重损害了杜邦公司在国内20年来建立起的良好公司形象和“特富龙”的产品品牌形象。杜邦公司进行了突发事件管理。这场历时近四个月的事件,席卷了上千家各类媒体,相关报道高达数千篇,搞得人心惶惶。国内不粘炊具一度滞销的“特富龙事件”中,杜邦公司的危机公关迅速而成功地消除了公众与媒体的疑惑,杜邦公司化解危机的能力可圈可点。失真报道殃及无辜品牌事情发生得太突然17月9日,杜邦北京公共事务经理徐旸和她的同事们正在江西景德镇开工作会议,这时,他们接到了一封杜邦全球董事长兼cEO贺利得先生发给杜邦全球所有员工的E-mail(杜邦公司内部一贯有着良好的沟通机制,全球CEO或中国公司总裁会经常给所有员工发一则电子邮件,以通报公司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邮件中讲述了杜邦公司与美国环保署之间的分歧,“美国环境保护署就几份有关PFOA(全氟辛酸铵)技术文件的报告责任问题向杜邦公司提出指责”。不过,美国环保署的发言人Skinner明确指出:“该指责只是针对杜邦的技术报告责任,并不是要对PFOA(全氟辛酸铵)的安全性问题提出警告,消费者没有必要停止使用与PFOA(全氟辛酸铵)相关的消费品和工业品。”没有人认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毕竟,这只是美国政府部门与杜邦就一项技术汇报程序的争议。因而,美国新闻界对美国环保署针对杜邦的指责并没有过多的反响,杜邦公司的产品销售和其在华尔街的股价也没有发生重大波动。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危机已经悄然逼近。事件发生的当天,北京时间2004年7月9日。“新浪财经”转载了美国的相关新闻报道,这是9日惟一的一篇报道。第二天,媒体信息开始逐渐失真。在一些网站和纸媒体的相互转载中,PFOA(全氟辛酸铵)被称为“特富龙的关键原材料”;杜邦与美国环保署对相关文件提交问题在法律理解上的分歧在一些地方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了“杜邦隐藏资料”、“产品致癌”等字眼。不过,10日当天的报道还没有将不粘炊具卷进旋涡。第三天,媒体把矛头指向了不粘锅,“不粘锅有毒”的传言开始蔓延。许多媒体甚至将“特富龙”混同于不粘锅,还有的把杜邦公司当作不粘炊具的制造商。如此种种,以讹传讹。第四天,众多媒体开始进行大面积、立体式报道,甚至出现了一些媒体劝告消费者不要购买不粘锅,质问销售企业为什么不将“毒锅”下柜的情况。7月29日,广东省一家小家电生产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停止使用杜邦公司的涂料,并且宣称“如果美国查实涂料致癌,将向杜邦索赔1000万美元,捐赠给国内癌症基金会”,引起地方媒体又一轮报道高潮。8月28日,北京一家媒体报道某消费者以没有在产品包装上提示“不粘锅在高温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为由将苏泊尔公司与翠微大厦告上法庭。一时之间,杜邦公司、特富龙品牌和不粘炊具生产商、销售商,都成为媒体频频质疑的对象,杜邦公司多年来树立起来的良好企业和品牌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四条沟通途径 赢得多方支持在北京,徐呖一天之内打爆了两块手机电池!从早晨8点到晚上11点,她一刻也没有消停过,一天之内,她接待了48拔媒体记者的询问和采访,电话机旁,已高高叠起一摞两面都写满了字的记录纸,上面记录着每一个询问此事的媒体名称、记者姓名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深夜了,她摸着那部已经打光了电、发烫的诺基亚手机,有些恍惚,一天了,还没有吃过一顿饭。她的同事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7月12日开始,由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查布朗领导(查布朗9月初退休后,由大中国区总裁唐博伟领导)特富龙消费品事业部市场、客户服务和技术人员、法律部、公共事务部和杜邦中国公司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组成的事件处理小组,每天固定时间召开电话会议,通报各个地区的市场状况和内外部反应,商讨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而在中国的事件管理团队也每天与设在美国总部的公共事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通报情况,提出需要总部配合的需求。这样的联系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不停地运转。“我们的手机都24小时开机。”徐呖对记者这样说道。沟通渠道一:内部员工途径沟通路线:全球CEO、中国公司总裁、公共事务部一杜邦员工一客户、亲朋好友。沟通手段:电子邮件、问答录。由于媒体的广泛报道,杜邦中国的许多普通员工也接到大量来自客户和亲朋好友的询问,在贺利得董事长邮件的基础上,中国总裁查布朗先生向中国全体员工定期发出邮件,进一步解释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以及公司在国内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杜邦中国公共事务部又将大量的资料整合成一个模拟问答录,提供给全体员工,以便向他们各自的客户、经销商、合作伙伴、亲朋好友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如果他们遇到有不清楚的问题,请他们向公共事务部、相关产品部门或其直接领导询问。充足的沟通使杜邦中国近5000名员工在复杂的舆论氛围中,不仅保持了对公司的充分信任,而且利用他们各自的渠道用同样的声音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而杜邦公司正常的运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沟通渠道二:媒体传播途径沟通路线:各地公共事务经理、高级管理人员一媒体一公众。沟通手段:新闻稿、网上聊天、总裁访谈、媒体见面会。杜邦中国公共事务部制定了“向所有关心此事的媒体、消费者尽可能提供信息支持”的沟通策略,由于不同地域的媒体同时对此事的广泛关注,决定在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人员(公共事务部及当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代表公司发言和开展沟通工作,并对外传播一致的信息。7月11日,针对媒体的询问,公共事务部工作人员明确否认了“使用特富龙涂层的不粘炊具致癌”的说法。7月12日,由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起草,杜邦法律部门审读过的中文新闻稿,在杜邦公司中国网站上发布。并一天之内,在北京、上海、中国香港一共接受了88家电视、报纸和电台的采访或询问,解释杜邦与美国环保署分歧的实质。针对不良信息已向二、三级城市转移和扩散的情况,事件管理小组决定利用网络媒体传播面广、影响大、互动性强的特点进行一次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7月15日晚,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亚芬女士以及专程从深圳赶来的特富龙涂料技术经理王文莉做客新浪聊天室。在一个多小时的网络聊天中,上万人次的在线网友共提出了2000多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网上聊天的新形式为突发危机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7月19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全文刊载了驻美国记者对贺利得的采访实录。7月20日,杜邦公司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会后,杜邦随即将发布会的原始速记稿发布到公司网站和新浪网上,供媒体和公众查询,避免由于信息传递链过长而可能产生的误解。会后,各地媒体陆续发表500篇左右的报道,介绍了杜邦公司的立场。沟通渠道三:不粘炊具特许制造商沟通路线:中国公司总裁、特富龙消费品部门亚太地区负责人、杜邦特富龙消费品部门→制造商→一线销售人员→消费者。沟通手段:告客户书、24小时热线、见面会。作为杜邦的客户,国内的不粘炊具制造商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渠道的质询。7月13日,杜邦特富龙消费品部门向所有使用杜邦特富龙涂料的厂商发出了告客户书,帮助他们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以便应对外界的查询,并且24小时保持与客户的热线联络,随时通报情况,交换信息。而各个厂商也及时把信息传递到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杜邦中国公司总裁以及特富龙消费品部门亚太地区的负责人还与国内的不粘炊具制造商集体会面,倾听他们业务所受影响的介绍,并介绍了杜邦公司就品牌重建和恢复消费者信心所制定的市场推广计划。及时的信息沟通,以及在过去长期的合作中所形成的相互信任关系,使得杜邦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国内20家特许制造商坚定而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家特许制造商因为市场和舆论的强大压力而放弃采用特富龙不粘涂料。沟通渠道四:政府机构沟通路线:中国公司总裁、总部技术专家、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一多个政府部门。沟通手段:拜访。与此同时,杜邦公司于事件发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与包括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了正式接触,通报了在美国的情况及公司的立场。在前期及时沟通的基础上,7月20日,杜邦中国总裁查布朗携总部技术专家、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一起拜访了多个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在美国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科学研究结论和资料。此前的7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对市场上不粘炊具产品进行检测。在7月20日的拜会中,杜邦公司负责人表达了愿意提供技术资料以协助总局进行检测的意愿,但同时表明,公司不会建议总局用何种方式、设备进行检测,并且会尊重总局的检测结果。这样的沟通一直贯穿于杜邦对此次事件处理的全过程。10月13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发布检测结果,明确指出对市场上18个品牌、28个规格型号的不粘锅产品的检测均没有发现PFOA(全氟辛酸铵)残留。其检测方法和结果经过了相关多学科专家的论证。当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播出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的检测报告。随即,杜邦中国公司公共事务部拟订了统一的对外口径,回答媒体的采访。第二天一早将公司正式的表态发布给了各新闻媒体。11月12日,卫生部与国家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正式澄清国家标准没有要求不粘锅必须在250℃以下使用。杜邦危机应对三招棋:信息公开、澄清事实、品牌重塑针对这次“特富龙事件”遭遇安全性质疑时间长、范围广、多波折,但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的问题,从事件管理策略制订的角度看,杜邦大致有三个阶段的重点侧重:第一阶段(事件起始阶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事件信息了解的需要;表明立场,用科学事实说话,同时兼顾市场和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第二阶段(插曲产生阶段):在继续澄清事实的同时,突出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第三阶段(媒体逐渐平息后):与特许制造商共同开始筹划品牌重塑、恢复计划。“特富龙事件”之后,徐疡把他们在应对危机时的心得体会总结了一下:(1) 对基于科学的事实充满信心,相信事实最终能被大多数人了解;并不断地在各种场合对主要信息进行沟通;(2) 参与事件管理团队的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信与协作关系,保持信息交流和决策渠道畅通;中国本地团队与美国总部之间保持互动;(3) 不回避、不惧怕质疑,积极主动、耐心诚恳地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沟通;(4) 在事件的管理过程中,始终采取符合严格职业操守规范的措施,不用非正常的手段来解决难题;尊重他人的言论权,不攻击、为难任何意见,包括我们认定是错误的举动:(5) 心平气和地对待在整个事件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6) 运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7) 应继续探求如何有效地就具有复杂的技术、国情、司法背景的事件与国内受众进行沟通。2004年底,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国际公关协会评为“2003~2004年度危机管理优秀企业”;2005年初,杜邦“特富龙事件”危机管理案例评为“2004年度十大公关案例”。而杜邦的品牌恢复计划早已展开。早在去年8月,还在“特富龙事件”热度很高的时候,杜邦公司便已聘请专业的公司调查企业和产品品牌受损情况,着手制定品牌短、中、长期恢复计划和实施。根据所给案例,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未分类题
公关之创始人——艾维·李 艾维·李生于1877年,是美国佐治亚洲一位牧师的儿子,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哈佛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他早期受雇于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纽约时报》,后在《纽约世界报》当记者。1904年,在他27岁的时候,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关关系咨询事务所,并且向报界散发了一份阐明他主要思想的《原则宣言》,上面写道: “这不是神秘的新闻机构,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是公开进行的;这不是单纯的宣传机构,如果认为我们只能到您的办公室为您效劳,请不必来找我们。我们的工作是具体的,提供任何有关问题的详细资料,帮助编辑澄清事实……简单地说,我们的计划是,公开而坦率地代表企业和公共事务机构,向新闻界和美国的公众提供公众需要了解的有关公众利益和价值的准确资料。” 艾维·李的这一宣言,被称为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历史上发展的里程碑。因为他在这个宣言中鲜明地提出了“讲真话”这一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艾维·李发现,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好名声,就必须把真情告诉公众。这既是公众的权利,也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消除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摩擦和纠纷的有效手段。 艾维·李的做法使他本人和他创办的事务所,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许多客户聘请艾维·李为其提供公共关系咨询。当时,美国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洛克菲勒财团因揭丑运动的冲击而声名狼藉,大家普遍认为它们为了赚钱不折手段,极端自私、冷酷、贪婪。洛克菲勒财团对公共的舆论只是保持沉默。艾维·李在作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建议洛克菲勒改变对公众舆论保持沉默的做法,如实向公众报告它们的各项政策和各种行为,对它们曾向慈善事业捐款的事实也广为宣传,使它们与公众之间加强了联络,恢复了声誉。 艾维·李的公关思想不仅在当时为企业解脱了困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成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指导着现代企业家们的行为。 根据所给案例,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在断续时间序列分析中,长短期混合影响的回...
北京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的投资分析 问:公...
简要评析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简述间断性均衡框架的主要内容。
精英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