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习总书记指出,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其内在逻辑是一个从“治标”到“标本兼治”、从硬性约束到思想自觉的过程,直捣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对此请你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而这“三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不敢腐是指通过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腐败成本,形成巨大的震慑作用,使党员干部心生戒惧、收敛收手;不能腐是指从体制机制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条件,使党员干部没有腐败的机会;不想腐就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动机。
联系我们的社会现实,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走好群众路线;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党政、高校、国企巡视全覆盖;从点名道姓的通报曝光,到“天网行动”海外追赃,这种种,都彰显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工作中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在此态势之下,我们已经大致形成了“不敢腐”的政治生态,但这绝对是不够的,想让腐败现象“标本兼治”,更好的践行习总书记的要求,更要从制度保障和思想防线入手:
第一,构建不能腐的约束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不断总结我国的相关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做法,审视制度法规的漏洞,并加强群众意见的收集,完善党规党纪,完善相关监察制度,比如,强化公开,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加强国家监察和审计监督,特别是加强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等等,让制度的笼子松紧有度,疏而不漏。
第二,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使廉洁从政成为一种行为自觉。一方面,可以通过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活动,引导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先锋模范,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因素,把培养廉洁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中,进一步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感染力、渗透力和传播力,使廉洁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追求。
综上所述,在我国,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崭新的气象,因此,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持续发力,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点评:本道题解析的分析部分是先通过切片的方式分别阐述了“打击腐败”、“制度约束”、“提高思想”这三个方面对于反腐的积极作用,并说明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通过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佐证了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是公安的试题,在例子的选取上可以选择公安的例子,更加符合考生的身份。最后,再针对如何实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