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跨河单线铁路特大桥,主跨为(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端桥跨均为90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主跨桥墩高度超过50m,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墩。主墩水中承台尺寸为37m×21m×4m。
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情况,初步制定了主墩承台、墩身、T梁、连续梁的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主墩水中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考虑承台混凝土灌注体积大且处于夏季施工,采用敷设冷却水管施工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温差控制措施。
(2)主跨空心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3)两端T梁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梁场位于0号桥台后空地上,利用填筑桥头路基作为运梁通道。
项目经理部同时制定了架梁施工流程,主要工序包括:支立0号柱、机上横移梁、组装架桥机并对位、吊梁并纵移梁片、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项目经理部在T梁浇筑前和浇筑后分别对梁场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制梁台座顶面为平坡,两侧模板上的振动器对称布置;T梁仅在混凝土强度合格后立即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提出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并说明施工顺序。
2.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完善承台混凝土浇筑防裂措施。
3.列举主跨桥墩施工须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
4.根据背景资料所列架梁施工工序,说明T梁架设合理的施工顺序。
5.根据背景资料中的检查结果,指出T梁生产中的错误做法。

【参考答案】

1.施工技术方案为:主跨梁梁部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墩顶梁段和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
(或托架)现浇法施工;悬浇梁节段和合龙段采用移动挂篮施工。
施工顺序为:墩顶梁段→悬浇梁段→边跨直线梁段→合龙段。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桥梁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熟悉的相关知识点有:铁路连续梁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法和顶推法进行施工。悬臂浇筑法施工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连续梁、刚构、斜拉桥等结构。悬臂浇筑法指的是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对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悬浇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墩顶梁段(0号块);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跨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悬浇顺序是:(1)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块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2)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4)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2.(1)原材料:①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矿山水泥;②选用较好连续级配的骨料。
(2)配合比:①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②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延缓凝结时间。
(3)施工措施:①选择每天里气温较低时段施工;②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桥梁大混凝土防裂技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相关要求:
(1)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原材料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为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不得使用快硬硅酸盐水泥。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主要受水泥的品种与水泥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水泥强度发展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混凝土徐变越小;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的产生,主要是由水泥石的收缩引起,而骨料的收缩与徐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与徐变越大。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密实度,在振捣时把振捣器插入下层(刚浇的)混凝土内深度不少于50mm。增设限裂钢筋及浇筑纤维混凝土,提高局部混凝土的抗裂限裂能力。
(4)采取薄层浇筑,分层推进。分层厚度可划分为50cm一层,这样能加速散热,减少混凝土硬化中的水化热。在浇筑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阳光直射时,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浇筑温度,减小热量倒灌,如架设喷雾装置,增加空气湿度等。
(5)控制骨料的质量和温度,选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骨料进行预冷,在较低的温度浇筑,降低混凝土硬化的水化热。
(6)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在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考虑拆模时间,避免出现“温度冲击”现象,以免引起混凝土早期的表面裂缝。在拆模之后,及时在表面、侧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防止表面拉应力过大、避免产生裂缝有良好作用。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并蓄水养护,保持表面经常湿润,以起到既保水又保温的效果,防止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缝。
3.(1)垂直运输设备(或塔式起重机);(2)混凝土拌合设备;(3)混凝土浇筑设备(或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运输车);(4)钢筋加工设备;(5)施工电梯。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桥梁空心墩身施工机械配置。解答思路是考虑配置材料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人员提升设备,材料生产或加工设备。
4.架梁施工顺序:①组装架桥机并对位→②支立0号柱→③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④吊梁并纵移梁片→⑤机上横移梁→⑥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⑦重复架第二片梁→⑧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熟悉架梁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知识点可以参考教材单梁式架桥机的架梁工序:组装架桥机→编组架梁列车→主机运行到桥头对位,伸机臂,立零号柱→机动平车运行至桥头工地→机车推送梁车、桥面轨排车和换装龙门吊车至桥头工地→组立换装龙门吊并换装梁至机动平车→机动平车运送梁与主机对位→喂梁、捆梁、吊梁、出梁→机上横移梁或墩顶横移梁→安装支座、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铺桥面、连接板焊接→重复架其余各孔梁→架梁收尾作业。解题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背景资料所给的工序进行合理排列。
5.(1)台座没有设置反拱;
(2)没有将两侧模板上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
(3)没有满足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T梁预制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实践的应用。解题思路是对照T梁预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查找背景资料中的错误做法。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答案解析 ↓↓↓)
热门 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承建一客运专线A标,标段全长70公里,合同工期30个月。其主要工程有:桥梁22座,均为明挖基础,上部结构有一座桥主跨为2×96m钢桁梁,其余均为32m箱梁,共680孔;隧道5座,围岩均为Ⅲ、Ⅳ级石灰岩,其中最长一座隧道长度为5.3公里;车站一座,站场土石方100万m3,区间土石方1200万m3,涵洞160座;CRTSL型板式无砟轨道。车站位于标段中部,东段分别有箱梁400孔,钢桁梁2孔,钢桁梁桥(可过箱梁)距车站3公里;西段有箱粱280孔,其中在长隧道西端有50孔。施工中发生以下情况: 事件一,由于工期较紧,投标施组中拟建两个预制梁场。进场后,项目经理部经过现场认真考查,发现在车站附近和长隧道东端两处具备建梁场条件,且长隧道西端50孔梁具备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条件。 事件二,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生产,项目经理部安排由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参加,安全质量部负责编制了安全应急预案,并经其他部门会签,总工程师审批后正式下发执行。 事件三,施工队伍进场后,长隧道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开挖,在两工作面相距10m时,两隧道施工架子队进行紧张地冲刺施工,以迎接项目部的贯通庆典活动。就在此时,在进口端掌子面钻孔的2名工人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爆炸而被掉石砸成重伤,发生安全事故。 事件四,在CRTSL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安装前,项目经理部对线下工程的强度、平整度进行了检测,经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轨道板安装。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该项目进度重点控制工程有哪几项?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一,请给出该标段合理的预制梁场建设方案。 3.针对事件二,请指出项目部的安排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三,请简要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5.针对事件四,项目经理部的检测内容是否完整?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该隧道正洞长12600m,进口平行导坑长4400m,出口平行导坑长4500m。隧道围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局部为花岗岩,全隧设计以Ⅱ级、Ⅲ级围岩为主;局部地段隧道埋深浅,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设计为V级围岩,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全隧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计划在进、出口平行导坑均采用压入式管道通风方案;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事件二,正当对隧道进口正洞掌子面进行钢拱架支护作业时,监控量测组反映仰拱开挖地段的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发生突变,建议值班领工员采取措施。该领工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该段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比较危险。为了避免隧道塌方,他立即安排一部分掌子面现场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期支护。 事件三,在隧道出口正洞开挖时,掌子面围岩突然变差,围岩破碎,渗水量明显增大。施工单位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监理单位,申请将掌子面前10m范围的隧道围岩由原设计Ⅲ级围岩变更为V级围岩。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后随即签发变更指令。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合理的隧道治水原则,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一,指出拟采取隧道通风方案的不妥之处,并给出合理方案。 3.指出事件二中领工员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三,指出隧道围岩类别变更程序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