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教材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表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4)教师演示实验:收集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并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会因被氧化而变暗。
实验(2)结论: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后得到黄色固体,也有少量黑色固体,推测可能是由杂质产生的。
实验(3)结论:学生均认为钠与水反应听到响声证明有气体生成,酚酞变红证明产生碱性物质。但对其他现象争论如下:
【学生甲】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学生乙】钠浮在水面上,也可能是由于产生的气体使钠浮起来。
【学生丙】钠成球状游动,是由于反应放热,把钠熔化成球状。
【学生丁】钠成球状游动,可能是由于速度太快让人看上去是圆的。但是,即便是速度导致的圆形,也不能说明反应放热。
实验(4)结论: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存在形式、保存方法、用途。
问题:(1)请你分析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何种教学理念,优点是什么?(2)该种教学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教师在贯彻该教学理念时应怎样做?
(4)本教学设计是否有不适当的地方?如果有,请指出并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该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自主学习的优点: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①自主性:学生不仅仅要接受知识,更应该主动去探索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内容,然后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全过程当中,所学知识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②民主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展示、讨论、实验、提升来得出的。
③合作性:有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
④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过程提到相同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⑤创新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所争议问题的答案,充分地实现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①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而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发现每个学生的强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②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
只要是条件允许,教师要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循着科学发展的过程,去认识到一些规律和生活中要注意的事情。实验一旦完成,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③学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学习化学兴趣,以促进化学的学习。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④善用“讨论”“质疑”的方法
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手、眼睛、嘴,让他们去观察、思考;培养他们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
⑤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的关系。教师不拘一格地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
(4)有。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水的反应比较激烈,且该实验是在开放的器皿中进行,如果操作不当,或其他人为疏忽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是否选择该演示实验作为学生的自主实验还值得商榷。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答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