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中国外贸差额逐年下降,虽未根本改变人超国地位,但某些商品(如面粉)已由人超变为出超,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达200万人。这些国情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
A.思想指导
B.政治基础
C.干部准备
D.经济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多项选择题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会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包括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前提
B.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发展两阶段论、列宁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多阶段论
C.我国现实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状况
D.对国际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多国出现的“超越阶段”教训的总结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多项选择题
在《欧盟宪法条约》表决危机中,中东欧国家一反在伊拉克危机中的新欧洲“叛逆”形象,决然抛开新、老成员间的原有嫌隙,表现出了策略上的灵活性,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与西欧发达国家针锋相对,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B.考虑改善自身地缘政治环境
C.多数中东欧成员国中的主流政治力量均为欧洲一体化深化的支持者,甚至是“超国家主义者”
D.争取美国的支持,为进一步融人欧盟作好准备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2000年优等地和劣等地上的投入和产出见...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综合...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苏联计划经...
在现代经济中,“物以稀为贵”是一种较为常...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