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多少年来,农民在插秧时为了稳产高产,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更多。但年年复年年,禾苗的产量依旧。直到有一种新的技术出现--抛秧。人们将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抛入田中,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没想到这样做竟给农民带来了丰收。
文段中的“抛秧”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劳动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
B.农业生产要尊重内部自然
C.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D.高产不是农业的唯一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______,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______,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妙语解颐 无边风月
B.妙手偶得 无边风月
C.妙语解颐 无边无垠
D.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有专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统计表明,农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而从业人口却特别多,这是造成我国低收入群体庞大的重要原因。把剩余劳动力从低收入的第一产业向收入相对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2004年,沿海地区不少地方陆陆续续曝出“用工荒”。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次契机,也为农民工工资上涨提供了动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除了收入的吸引力之外,工作生活的环境、各种权益的保证、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在这些方面,政府大有可为。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B.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契机
C.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
D.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各项保障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2004年,城区(东、西、崇、宣)的法人...
将2009年北京市法人单位行业分布数量从...
下列关于2009年北京法人单位行业分布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卫生、社会...
2009年法人单位分布最少的五个行业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