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李某,某市环保局退休职工,每月领取退休工资2 500元
B.张某,中国科学院院士,每月领取院士津贴1 600元
C.何某,经营一家熏肉店,每月靠该店平均收入2 400元
D.宋某,获得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奖金3 000元,国家税务总局就该奖金发出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点击查看答案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甲国人汤姆在乙国杀死了一乙国公民和一丙国外文官,后潜逃至丁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设乙、丁两国间不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那么乙国无权要求丁国将汤姆引渡给乙国
B.在甲、乙两国间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情况下,乙国可以要求甲国将汤姆引渡给自己
C.因为汤姆杀死丙国的外交官,即使丙、丁两国间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情况下,丁国也可以以汤姆为政治犯为由,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拒绝引渡
D.汤姆在丁国可以向丁国申请庇护,若丁国拒绝将其引渡给别国,可视为丁国为其提供庇护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其核心要求是作为定案根据的事实必须是客观事实。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作了重大改变,其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据此,民事审判的定案根据是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即证据事实。对此,下列各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事例说明,民事诉讼的目的是解决利益纠纷,对事实的揭示只是为解决争端和纠纷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依据,不一定非要根据事实定案
B.该事例说明,法律原则应与时俱进,“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已经不适应民事诉讼的要求
C.该事例说明《民事诉讼法》等立法活动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D.该事例说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假设“雷威号”出宁波港口后一路航行顺利,...
若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后,又将该商务用楼...
关于A房地产公司未如期动工开发,下列说法...
假设本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
关于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甲、乙两位同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