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据英国《独立报》15日报道,科学家在一块距今1.2亿年的琥珀残片中发现了会编织螺旋形丝网的古老球蛛。
曼彻斯特大学的大卫·彭尼和马德里阿尔卡拉大学的维森特·奥图诺从一块在西班牙北部挖出的琥珀中发现了这只蜘蛛。对这只由“琥珀捕获的蜘蛛”的研究显示,它可能生活在恐龙时代,比温血哺乳动物的起源要早得多。这种蜘蛛用网捕获猎物或者保护它们的后代,除此之外,它们还是技术高超的织手,在空中织出螺旋形蛛网,捕获飞虫。
科学家在《生物书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指出,这块化石保存完好,因为琥珀是由树脂变成的化石,因此能防止生物学化石降解。这一发现显示,1.2亿年前,随着开花植物和昆虫爆炸式的共同进化,这种蜘蛛群也进化了。这是已知的圆网蜘蛛种类化石中最古老的化石,它的存在说明这个蜘蛛家族在昆虫多样性的滋养下迅速壮大起来。
彭尼博士说:“这种蜘蛛织的网有一个非常奇异的进步。螺旋形蛛网织成后,蜘蛛会沿一个同样由粘丝织成的梯形结构往下跑着捕捉飞虫。这种进化正是为了捉住飞蛾。飞蛾落入普通的圆网中,会利用身体表面的鳞状物逃脱。蜘蛛网在捕捉飞蛾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出现了这种结构。当飞蛾落入普通圆网中,飞蛾很容易逃脱。但是有了梯形结构,飞蛾再怎么翻腾,也难以逃脱。”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会编织螺旋形丝网的古老球蛛生存在距今1.2亿年的年代
B.为了捉住飞蛾,古老球蛛织的螺旋形网有一个非常奇异的进步
C.古老球蛛网在捕捉飞蛾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D.古老球蛛生存的时代,也是开花植物和昆虫爆炸式的共同进化的时代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的重大选择。由此可见,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对“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一句的涵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没落,这是无可挽回的趋势,也是一种浓重的文化悲剧
B.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已经“板结”,形成了“文化荒漠”
C.在全球化趋势和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就是保持民族的独立,对此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感、紧迫感
D.“中国向何处去”不只是政治化的问题。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