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有人说:“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此言曾引起强烈争议,很多人对于这两位先贤的可比性提出质疑:文学和绘画怎么比呢但是从社会功能讲来,如果没有鲁迅,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会大不相同。美术终究不能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并在读者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深痕。例如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插图,虽然有助于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内涵产生具象感,促进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不能替代小说本身。齐白石的画,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间的鲜活意象,也有对社会不平的尖锐讽刺,但终归不能像鲁迅的小说、杂文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B.美术是一种含蓄、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
C.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较美术更胜一筹
D.鲁迅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上一题
目录
下一题>
热门
试题
单项选择题
对于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舆论往往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国际话语权的大小根本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当然,这种观点似乎来自当今世界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即最为强大的美国拥有最强的国际话语权,传统强国比较集中的欧洲也拥有很大的国际话语权。但是,美国和欧洲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并非仅仅因其实力强大,更是因为他们的话语中所包含的观念创新性引导着大多重要国际议题的设置,他们话语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较强等等。虽然不能否认实力强大对于话语权是一个积极性因素,但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来分配的,在某些问题或领域,一些实力小的国家比一些实力大的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际话语权的强弱
B.强化话语质量对提升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
C.国际话语权为个别实力强大的国家所掌控
D.国家实力对话语权影响在不同领域中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作家、艺术家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媒介,一旦投身于一项文化交流行为之中,就势必要承担双重的义务或双重的角色:把自身的文化传播到自身以外的文化中去,再把自身以外的文化引回到自身。这样,我们在审视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时,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设想为一成不变的辐射中心,来进行单向度的观照和贸易往来式的清点,必须进行双向、互动的考察,具体地研究在接受彼此文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想象和创造。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化交流不应是单向度的灌输而应是双向互动
B.文化交流研究重点要集中在交流中创新的元素
C.真正的学者是肩负双重义务扮演双重角色的人
D.学者在文化交流中要扮演双向传播者才有活力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上述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2008年到2012年间该集团自...
2011年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多少万亿元
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关于2014年1~2月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